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郑州综合所利用磁分离技术使夜长坪钼矿选矿难题取得突破

来源:地调局郑州综合所 作者:赵平 发布时间:2015-10-19

    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磁分离技术使河南卢氏夜长坪钼矿选矿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科研人员通过工艺矿物学深入研究,发现夜长坪钼矿首采区1#矿体并非地质报告中所描述的单一矽卡岩型矿石,而是由1/3斑岩细脉和2/3矽卡岩大脉互相交错组成的混合矿体,并且斑岩细脉中主要含硫化钼等硫化矿物,少见白钨等氧化矿物,而矽卡岩中主要含白钨、氧化钨钼矿等氧化矿物,硫化钼少见。磁铁矿呈细粒、微细粒析出状赋存于以透灰石、白云石为主的矽卡岩中,而钨矿物又与这两种矿物密切共生。工艺矿物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为选矿难题的突破打开了缺口。项目组人员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选矿试验,最终确定采用独特的选矿工艺流程和磁选装备,实现了斑岩和矽卡岩矿石的分离,从而解决了因矿石性质波动造成选别指标不稳定、大量脉石矿物严重干扰氧化矿浮选以及选矿工艺流程复杂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河南卢氏夜长坪钼矿是我国东秦岭—大别山钼钨成矿带上特大型钼矿床,同时伴生钨、铁和萤石,目前已探明钼金属储量44.45万吨,平均地质品位0.113%,钨金属量22.68万吨,平均地质品位0.073%。矿区资源分布集中,品位高、储量大,综合利用价值大。但矿体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矿石中钼氧化率高,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矿石中富含钙镁质碳酸盐脉石以及严重影响钼钨浮选的粘土和石膏等脉石,造成该矿采选难度均较大。矿山采用特大矿体自然崩落法结合无底座阶段崩落法圆满地解决了采矿工程重大技术难题,但选矿工艺经过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试验研究均无重大进展。

    十几年来,郑州综合所一直从事该矿的选矿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工作,前期虽采用粗细分选、预先脱泥消除矿泥影响等工艺使试验技术指标提高不少,但流程复杂、选矿成本偏高、不同样品试验指标波动很大,选矿难题尚未彻底攻克。此次磁分离技术取得的重要突破为实现选矿试验技术指标的根本突破、大力推动夜长坪钼矿的高效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