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进步,促进学科发展,2015年10月8-11日,在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期间,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地科院物化探所在陕西西安共同承办了“第十二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暨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研讨分会场”学术讨论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立新同志出席开幕式,并代表承办会议的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会议开幕式由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史长义主持。
参加本次讨论会的代表有国土资源、有色、冶金、武警黄金、油气、院校等各系统的专家学者120余人,共计交流学术报告30个,报告涉及范围广、内容新,精彩纷呈。从战略到战术,从区域到矿床,内容涉及资源、能源、环境、基础地质,既有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成果,又有找矿案例和找矿经验;既有野外工作方法技术的不断完善,又有样品测试分析方法技术的进步。突出展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寻找隐伏矿、盲矿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有较大进展,受到更大的重视;二是有关岩石地球化学的报告拓宽了化探工作的思路,可以与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相互借鉴;第三,最重要的是本次学术讨论会内容涉及三稀矿产资源,三稀矿产资源作为战略资源受到高度重视,化探工作在三稀资源勘查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汇报结束后,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优秀论文奖6个,并为获奖的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史长义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对汇报过程中与会科研人员表现出的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的精神表示肯定,并提出,三稀资源的地球化学调查和评价应该是化探工作今后的主攻方向之一,并且在化探工作中应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
这次学术讨论会圆满举行,交流了勘查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样品实验测试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新动向,为今后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