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华南西部滨海湿地地质调查与生态环境评价项目2015年度野外资料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获评优秀级。今年是该项目收官之年,调查工区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完成本年度的野外工作之后,即标志该项目野外工作全面完成。
2015年,华南湿地项目野外调查历时3个月,共完成单波束测深906.8千米,表层取样145站位,柱状取样15站位,海水取样80站位,地质浅钻4口(总进尺145.7m),25小时定点海流观测及沉积动力调查2站位,地下水监测井水质取样208个,质量合格率100﹪,圆满完成了本年度设计任务,在海南岛西北部调查取得以下初步成果:一是初步查明了该区域近岸海域底质类型。水动力环境较弱的港湾地段,底质以淤泥、淤泥质砂为主,为还原型沉积环境;调查区沿岸水动力作用较强,底质则以砂质为主,呈条带状分布;局部滩涂出露或底质为礁石,呈斑块状分布。二是调查区红树林湿地主要分布在儋州湾及澄迈花场湾一带。三是通过钻探调查发现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度大约在8.0-14.0m,在东方市、昌江县和澄迈县沿岸较厚,儋州湾附近较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岩性主要细砂、粗砂和中粗砂。
下一步,项目的任务将集中转移到室内资料整理和成果报告编写工作。按项目计划要求,2016年3月完成并提交项目2015年年度报告-华南西部(海南岛西北部)滨海湿地地质调查与生态环境评价报告;2016年6月完成项目5年的调查成果总结与集成,并提交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