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全球重大挑战下的国土资源领域知识创新方向

地学文献中心派员参加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

来源:地调局图书馆 作者:丁群安 发布时间:2015-09-23

2015年9月15-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派员参加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关注行业科技前沿。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由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共同举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论坛发来贺信。本次论坛以“应对全球挑战、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研究了解国际工程科技发展动态,寻求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工程科技重大挑战难题。来自三国政府、工程科技领域及产业界的院士、专家与青年学生近800人应邀出席会议。国土资源部系统赵文津、卢耀如、多吉等多名院士参加会议。

工程科技专家围绕可持续发展、卫生、能源、生活质量、教育、安全与灾害恢复、城市基础设施等七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其中,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与灾害恢复与我部科技创新有关。

可持续发展板块: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认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尚未寻找到破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发展模式,需要依靠技术、思想的创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碳减排倡议共同主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员Robert Socolow认为,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可在全球范围内破坏自然环境,尤其是严重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碳和氮的循环。化肥厂和土壤细菌几乎以相同的效率发生固氮作用,地质构造中提取的碳氢化合物每年将提高大气CO2的浓度,因此氮循环管理、碳封存方法研究是我们迎接挑战的技术选择。

能源板块:原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认为,页岩油气开发是全球能源领域的革命性事件,它使全球油气资源量大幅增加。全球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催生新一轮的能源革命,从而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消费模式。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Alistair Borthwick认为,海洋可再生能源在填补全球能源缺口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海洋能源包括海洋风、潮汐、生物质有机能源等,涉及的技术挑战包括储能、电网、成本、环境影响和海洋治理。

安全与灾害恢复板块: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技术官Keoki Jackson认为,为了全球的长远利益,必须加强全球公共领域的保护和恢复,包括海洋、极地、空气、太空与网络,要通过全球范围的灾害、气候、地理等要素信息的监测,预测自然灾害和提升环境恢复能力。《科学》杂志主编Marcia McNutt介绍,最近美国科学院一个专家组受邀对各种气候干预手段(地球工程)进行技术评估,并提交了改变阳光照射、脱除二氧化碳两份报告,认为没有什么方式是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有效、更安全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综合上述,受人类生活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全球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在国土资源领域同样面临全球重大挑战,在页岩油气、可燃冰等新能源勘探开发,资源综合与循环利用,全球监测,生态地球化学,碳储碳汇,海洋资源,土地等空间资源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实践与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大需求更为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