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九○五队圆满完成黔东地区航磁调查飞行测量任务

来源:地调局航遥中心 作者:吴成平 王艳 发布时间:2015-08-17

2015年8月10日,航遥中心九○五队完成了地调局下达的2015年黔东地区航磁调查20000测线千米的飞行测量任务。2015年共飞行有效测量架次75个,完成有效测量工作量20654.4km,其中测线19024km,切割线1055.3km,测线加密线工作量575.2km,完成全部设计工作量的103.9%。经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测量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属于一级资料。
    “黔东地区航磁调查”总体任务是进行高精度航磁调查,查明航磁异常分布特征,研究成矿地质背景,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供高质量的航空物探资料和解释成果。完成航磁调查40000km,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提高该区基础调查程度;筛选和查证一批可能的矿致局部航磁异常,进行金属矿找矿预测,提供可能的矿致异常和找矿预测区。

黔东地区位于湘西鄂西黔东重要成矿区带上,对寻找多金属矿、铁矿、金刚石矿潜力较大。但由于地形复杂,地面地质工作困难,区域性物探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了配合贵州省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工作任务,自2014年7月开始,九○五队在黔东地区开展了1:5万直升机航磁测量。

黔东地区气候潮湿多雨,有天无三日晴之说。为加快测量进度,九○五队在野外飞行测量期间及时了解测区天气动态,把握飞行时机。另外,工作区周边有3个机场、空域管制较严,同时又经常有其它通用航空公司在测区内飞行,飞行空域协调难度大。为减少空域冲突、提高生产效率,在测线飞行布置时,采用测区北东部、中部、西南部三个区域同时申报的方式开展工作,确保野外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为提高勘查效果,九○五队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针对弱磁异常区的飞行测量方法。黔东地区航磁异常强度相对较弱,由地质原因引起的航磁异常强度一般在6-50nT之间。为减少飞行高度变化对弱异常的影响,九○五队要求飞行员保持好飞行姿态、保持稳定的飞行高度。对接线测线在测线布置时要求保持同一飞行方向,减少了由于地形原因造成的飞行高度差异,以便提高探测弱异常的效果。

本次工作采用飞行测量与解释工作同步进行的方法。对于每一个架次的飞行测量数据及时合并到测区数据库,然后绘制航磁△T剖面平面图和等值线平面图,飞行高度图等。并与地质矿产、化探、重力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排除由地表和飞行高度变化引起的干扰异常。对于优选出的航磁异常,及时与当地地勘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推断其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对镇远、梵净山等重点成矿地区进行了飞行测线加密和实地踏勘,取得明显的勘查效果。黔东地区虽然各类热液型矿产分布较多,但以往并未发现较大规模的岩体,雷公山、梵净山地区隐伏岩体的发现对黔东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提供找矿线索是一个突破。

经过对黔东测区的磁场和航磁异常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本次高精度航磁测量,磁场信息十分丰富,发现了一批新的构造信息和航磁异常。目前初步选编航磁异常148处,异常踏勘18处,新发现矿化点5处,推断12处航磁异常对寻找铅、锌、铁矿潜力较大,7处航磁异常可能为隐伏岩体引起。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黔东地区航空物探工作程度,为该地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球物理资料和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