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研究是承担的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隐伏矿地球化学勘查与深部矿体预测示范项目通过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地调局西安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
项目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的工作项目,隶属“阿尔泰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评价”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典型矿区开展方法技术试验示范工作,预测东准噶尔地区铜多金属矿及金矿等的找矿靶区,对重要找矿靶区或异常区隐伏矿或深部矿体进行预测,并总结出该地区隐伏矿勘查与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组合,对所选试验区的成矿前景或深部矿体进行评价或预测。
项目实施3年间,科研人员围绕总体目标任务,选择8个深部矿预测方法试验、示范区和5个隐伏矿勘查试验、示范区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是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基础上,利用异常结构模式,依据富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组分和贫化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组分及综合指标等,圈定综合异常76个,为该地区矿产勘查选区提供了依据。
二是建立了蒙西、库布苏等4个铜、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对3处铜矿、1处金矿的深部成矿潜力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工作思路的可行性。
三是探索提出了新疆东准地区以钻孔岩石测量和土壤热磁组分测量为主要手段的隐伏矿勘查和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组合。通过300km21︰5万土壤磁性组分测量示范,圈定异常4处,其中1处与蒙西铜矿对应,1处与琼河坝勘查区吻合,另两处具有较好找矿前景,表明土壤磁性组分测量方法符合东准噶尔地区的景观条件,异常成矿指示作用明确。
项目成果的取得,不仅为新疆东准地区隐伏矿勘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为类似地区隐伏矿勘查提供了有益借鉴,为支撑重要矿产资源调查、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