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地科院物化探所完成半干旱草原区二连盆地1:25万地球化学扫面工作

——北方沉积盆地化探技术研究与扫面示范项目通过野外验收

来源:地科院物化探所 作者:王路阔 发布时间:2015-07-27

2015723-25,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组织专家组,由史长义副所长带队,到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对所承担的“北方沉积盆地化探技术研究与扫面示范”项目年度野外工作进行验收,并依据有关管理规定和要求对项目野外工作期间的安全、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

“北方沉积盆地化探技术研究与扫面示范”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由地科院物化探所承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协作实施,工作周期为2015-2017年,旨在发展适用于我国北方大面积分布的干旱半干旱区沉积盆地的快速区域性地球化学调查技术,选择典型干旱区盆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地区)和半干旱区草原盆地(内蒙古二连盆地)各1处,开展125万示范性化探扫面工作,完善盆地探测技术方法体系,建立相应技术标准,为盆地地球化学找矿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应用示范提交找矿远景区3-4处。

通过2个月的野外调查研究,项目取得系列进展:通过野外踏勘,查明了工作区内地理景观、高程等地理特征,区别划分了不同的地理景观;通过资料收集,查明了铀矿区内地层结构、岩性结构、断裂构造、铀矿化等地质特征;通过野外现场水文地质调查,查明区内水系分布、井位的分布和深度等水文地质特征。共完成二连盆地地区约6400km21:25万示范性化探扫面工作,并超额完成了2015年度野外实物工作量。

检查验收期间,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室内汇报,审阅、核实了提交的技术资料8356份、质量管理资料621份,并从野外行车安全、涉密资料使用管理以及教育培训开展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对项目野外实施期间的安全保密工作进行了检查。室外核查部分,检查组驱车行程近200公里,到野外实地抽查采样点位17个,对采样介质、采样位置精度等进行了检查。

经室内检查、质询、研讨和室外实地抽查,对照任务书和设计书技术要求,专家组认为项目野外工作布置合理,采用的方法技术正确,原始资料齐全、准确,工作质量可靠,各项技术指标和质量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对“北方沉积盆地化探技术研究与扫面示范”项目野外工作予以验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