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南海北部环境演变研究联合第一航次任务返航
来源:中国地调局广海局
作者:陈惠玲
发布时间:2015-04-13
2015年3月27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海洋四号”船完成中德联合航次在南海北部的调查科考任务,顺利返抵位于广州。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领导们亲自到码头迎接,给予中德共58名科技人员和船员热情的关怀和慰问。
海洋四号中德联合航次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GMGS)和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IOW)所共同主持的联合科学调查项目,在整个项目的审批、实施和野外工作都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中德双方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克服了海上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和海况的影响,顺利完成了预期计划和任务。本航次历时25天,“海洋四号”所有人员以饱满的工作态度,完成了地质取样、浅地层剖面测量、海流测量、温盐深(CTD)测量和海水取样等调查任务。本航次取得了两方面的成果:
——顺利完成了航次计划的工作任务。具体完成工作量为:重力柱状和多管地质取样各15个站位、ADCP走航海流和浅地层剖面测量1614千米、25小时定点海流测量3个站位、海水温盐深测量44个站位、泵式温盐深(PCTD)测量20个站位、基尔泵原位水体测量10个、分层海水取样50个站位,其中颗粒有机碳(POC)采集278个样品、叶绿素a采集214个样品、溶解有机碳(DOC)272个、营养盐样品272个。
——基于本航次的顺利完成,中德双方科学家就后续所获取样品的测试和数据的分析计划深入交换了意见,商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德方首席科学家乔安娜.温妮可博士及其部分同事将于7月再次访华交流本航次的初步成果;10月将在广州召开本项目第一次工作会议;另外,广海局将在近期派出3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德与IOW的科学家共同开展样品测试分析及资料解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