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海西经济区遥感地质综合调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来源:中国地调局南京中心 作者: 张洁 武玲 发布时间:2015-03-26
  海西经济区遥感地质综合调查是属于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调查计划项目的一个子项目,是由中国地调局航遥中心组织实施,南京中心承担的项目。

  目前,海西经济区遥感地质综合调查项目已经完成了资料收集工作,完成了1∶25万国土资源调查专题因子更新以及1∶5万地质环境遥感综合调查的全部影像数据处理、遥感地质环境解译;并于2014年8-9月完成了野外验证工作,共验证野外地质点122个,对解译有疑问的点进行100%的验证,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抽样验证。

  取得了以下进展:
 
  (一)1∶25万国土资源调查专题因子更新成果

  1∶25万河湖湿地、海岸带国土资源与环境专题因子的更新调查,涉及福建全省及江西、浙江、广东3省部分地区26个标准图幅,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项目制作完成了26个标准图幅的遥感影像图及河湖湿地、海岸带解译图52张。利用Landsat8数据对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红树林)和人工海岸等五种类型海岸线建立了对应的解译标识。分3省10个市对大陆海岸线及岛屿岸线的五种类型进行统计,得出结论为海西经济区海岸线(含岛屿)人工岸线与基岩岸线相近,分别占总海岸线的33%、32%,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及生物海岸三种类型的岸线占剩余的三分之一,其中以生物海岸最少,仅占总海岸线的2%。分3省10个市对岩石性海滩、潮间砂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及生物性海滩四种类型滩涂进行统计。

  (二)福州-莆田1∶5万地质环境遥感综合调查进展

  主要是要针对闽江口冲淤、木兰溪口冲淤、海岸线变迁及滩涂现状、莆田重要城市资源和耕地后备资源等5个方面开展重点调查,涉及福州市、长乐市、福清市、马尾区、平潭县、莆田市、仙游县、南日岛、湄洲岛等县市共7500平方公里。

  完成了多期次、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处理和收集。根据闽江口岸线变迁、冲淤剧烈程度对南北港划分为南港厚美村至六十份村、南港新岐村至岐头、北港三个区段,通过遥感影像对各区段岸线变迁和冲淤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得到闽江口岸线及淤积现状遥感解译图和闽江口岸线动态变更遥感解译图。通过遥感影像动态监测与分析,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全面建成后,将改变莆田市有城无防的历史,为莆田中心城区的东扩南移提供保障。利用遥感影像和GIS相结合,有效地实现了莆田市城市扩张的动态监测。城市经济与投资的发展、规划布局的调整等是导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和数量剧增的必然因素。通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认为GDP增加是莆田城市扩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对莆田工作区的耕地后备资源遥感调查是根据土地利用分类情况、坡度、土地规划、土壤等因素对耕地资源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圈定了莆田地区耕地后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