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航遥中心将在未来6年里,通过最新卫星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开展我国陆域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逐步建立起全国国土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和监测技术体系。随着这一工作的展开,将形成我国陆域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本底数据和年度动态变化数据,这一数据库的建立将为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管护及国防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也是第一个反映我国国土资源综合情况的调查监测数据库。
该数据库基于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全国边海防地区基础地质遥感调查、全国国土遥感综合调查与信息系统建设三项遥感调查工作而建立。其中,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工程将根据国家需求和国土资源部管理工作的需要,利用土地变更调查遥感成果数据与重点矿集区高分遥感数据,在全国与重点矿集区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等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获取客观基础数据,编制图件与报告,为保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维护矿业秩序及综合整治矿区环境等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
全国边海防地区基础地质遥感调查将以现代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我国边境和海洋地区地质矿产、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地覆被、地质灾害、水系、交通和重要目标系列专题遥感调查,为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国土遥感综合调查与信息系统建设是以建立全国国土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和监测技术体系为目标,最终形成我国陆域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本底数据和年度动态变化数据,为我国自然资源管护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加强自然资源管护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反映我国国土资源综合情况的调查监测数据库也成为了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卫星研制与发射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土、资源、海洋、气象、环境减灾等遥感卫星已具备较好的业务化服务能力。目前由国土资源部为主用户的02C卫星、高分卫星等使我国遥感监测能力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空间分辨率得到质的提升。技术的保障将为务国土资源综合遥感调查工作奠定坚持的基础。
2015年,航遥中心将着重开展1:5万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三沙等边境和海洋地区开展1:5万基础地质遥感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25万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综合调查等工作。至2020年,将实现全国重点矿集区的高分遥感数据全要素信息提取的全覆盖,总面积约300万km2 ;形成覆盖我国边境和海洋地区91.2万km2的调查成果;形成1:25万全国国土综合调查本底数据,按年度开展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大西北等重点地区1:5万调查监测。
随着这一工作的开展,航遥中心将能够为国家提供自然资源的本底数据,其重大意义不可估量。一个国家对于维持本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自然资源家底数据的掌握,如自然资源总量、可使用量等,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前提。如果能够充分了解国内资源分布情况、开发利用情况和开发资源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能够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和资源的优势互补,为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