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海洋六号”完成高难度海底摄像作业

摄像设备在海山区下潜五千五百米,贴近海底连续潜行三十五小时,完成六十八公里线路自动摄影摄像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毛志红 发布时间:2014-07-25


图为摄影摄像设备完成海底作业后上船。 毛志红 摄

  当地时间7月20日18时,“海洋六号”顺利完成了大洋32航次唯一一次,也是2011年使用光缆摄像以来拍摄距离最远、时间最长、收获最大的一次高难度海底摄像作业。

  这次海底摄像作业测线长达68.3公里,平均水深超过5500米,摄像设备在水下停留约35个小时,始终贴近海底1米~3米超近距离“潜行”,完成对行进路线的自动摄影和摄像。“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助理于彦江介绍说,由于受到风向和流向影响,这次作业打破以往由浅到深的常规模式,根据海山附近较为平缓的地形,尝试采用由深到浅的作业方式。这也是继锚系回收之后的第二个高难度作业,海底摄像过程中首次有连续30个小时稳定的高精度水下定位信号,对数据处理和目标点的选定有重要参考意义。

  据悉,海底摄像所采集的视频与图片,将与箱式采样、多波束测线等多种调查结果相互印证,全面立体地反映海底资源环境概况。至此,“海洋六号”大洋32航次第一航段的海山区作业任务进入收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