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调局地质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展中心、四川省数学地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联合在京举办了“地学高性能计算”的学术报告。报告人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高性能计算实验室主任、INTEL并行计算中心主任黄柏铭教授。来自地调局机关、地质图书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矿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宇思时代、石家庄经济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发展中心等单位的约40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实验室主任谭永杰主持。
黄教授主要介绍了在大量数据快速计算中,GPU相对于CPU的优越性。他利用实例指出,在获取同样计算能力的情况下,GPU的投资是CPU的1/10,耗电是1/20。并详细举例说明了NVIDIA的最新GPU K40 通过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平台,把计算从CPU分配到GPU,从而高倍的提高了效率。一方面,GPU比CPU的优势在于大量的内核涉及到需要计算机大量计算的行业领域,从只用CPU做中央处理的运算方式,向GPU处理大量数据的方式靠拢。列举了地震波预测、海啸预测、心脏手术等例子,说明GPU在大量的数据和数据精度计算上的优势,他认为在大多数地学相关高性能计算领域GPU可以胜任相关工作。另一方面,GPU运算效率不单单取决于硬件。以NVIDIA为例,通过CUDA运算平台,为CUDA平台架构出更合理的程序,是提高GPU运算效率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提高甚至两个数量级的效率。
谭永杰总工在会议总结时指出,GPU计算和并行计算是近几年高性能计算的热点领域,也是解决地质大数据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推进高性能计算在地质行业的应用,将是地质调查信息化技术突破重点之一。

图1. 黄教授作报告

图2. 谭永杰总工向黄教授颁发实验室学术报告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