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责任 使命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走过25年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丽华
发布时间:2014-05-14
中国地质学会自1989年设立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以来,迄今已评选十四届,共评出金锤奖118人、银锤奖476人。青年地质科技奖从第一次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25年,见证了优秀青年地质工作者成长的环境。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地质科研、地质找矿、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科技管理等领域的领军人物,有的当选为两院院士,有的在国内、国际组织担任重要职务。25年的实践证明,青年地质科技奖在发现人才、引导青年地质工作者为国争光、推动地质事业发展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青年地质科技奖的由来
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青年地质科技奖的初衷是什么?1987年11月,中国地质学会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评选出28篇优秀论文。1988年,中国科协评选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从28名优秀论文作者中择优推荐5名作为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其中一人获奖。为鼓励青年地质工作者奋发进取,促进更多的优秀青年地质工作者脱颖而出,1989年4月20日,中国地质学会第33届理事会第5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决定设立“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分为“金锤奖”和“银锤奖”两类,当年即开展评奖活动,对5名金锤奖和17名银锤奖获得者颁发了证书和奖牌。
青年地质科技奖定为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进行。评选范围是在地质科技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年龄要求在40周岁以内。评选标准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地质事业,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及学风,并在地质科技工作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是在学术上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见解,文章发表后被多数同行专家公认为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者;二是在地质科技实践中,勇于创新,做出重要贡献,并已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三是在传播地质知识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中成绩显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重要贡献者;四是长期在边疆地区或常年在野外第一线从事地质工作,做出显著或突出成绩者。获奖者的成果和贡献必须以国内工作获得的为主。
据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介绍,“青年地质科技奖”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奖人员在职称、职务等方面都得到妥善解决,逐步走上科研、管理等领导岗位。他们当中有的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突出贡献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中国青年科学家”获得者、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在国际组织中代表中国担任了领导职务,有些人走上了局级领导、研究所所级领导、大学的校级领导、政府机关的司局领导岗位,他们中更多的人担任处室负责人、专题负责人。国土资源部人事司在地矿行业技术职称晋升条例中,把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作为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申报条件之一。
架起人才沟通交流桥梁
科技增强国力,青年开创未来。在中国地质学会近日召开的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代表座谈会上,金、银锤奖获奖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畅谈感受,展望美好未来。青年地质工作者是地质与找矿工作者中的生力军,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踊跃投身到地质事业中来,才使地质工作持续不断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胸怀理想,报效祖国,发扬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为提高我国地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突击队和骨干作用。可以说,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在发现、培养地质科技人才,引导青年地质学家为国争光,推动我国地质事业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才是强国之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人才是谋事之本,决定着一项事业的成败。地质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地质科学技术能否取得长足进步,地质工作能否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立志献身地质事业的高素质科技队伍,取决于是否有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高度评价了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青年地质科技奖的远见卓识之举。他认为,这个奖项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地质工作者热爱和献身地质事业发挥了表率作用;为年轻地质工作者钻研科学技术、增长才干发挥了激励作用;为地质科学技术与工作经验交流发挥了平台作用;为人才的涌现发挥了桥梁作用;为各部门选拔和任用人才发挥了参谋作用。
据记者了解,该奖项的获奖者都是长期献身地质事业,在地质工作的某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地质工作者,作为榜样,将激励更多年轻地质工作者献身地质事业。获奖者都是潜心于地质科学技术,做出了创造性科技成果的地质工作者。通过评奖提高了获奖者在地质行业乃至科技界、社会的知名度,有利于发掘创新性科学成果,推动了地质科技进步。许多部门都把金锤奖、银锤奖获得者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条件之一,作为提拔和任用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青年成长进步办实事
地质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密集的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地质科学是一门知识积累性的科学,尤其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地质人才的成长、成才,是在地质调查研究实践中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应当为地质人才的成长和涌现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地质学会通过设立青年地质科技奖,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条件和茁壮成长的沃土。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地质事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立新秘书长表示,青年地质科技奖走过这25年,现在社会环境、科研条件、设奖和评选条件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实事求是重新回顾和评价青年地质科技奖如何的与时俱进,更好地推动地质行业向前发展,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事情。这个奖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确实起到人才培养的号召力、感召力。这个奖在国内现有同类的奖项中还是很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特别是在青年科技人才中影响是越来越大。朱立新对记者表示:“中国地质学会通过设立青年地质科技奖和恢复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工作,为青年人成才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宣传人才、爱护人才,为青年人才成长进步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