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地质所20个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结题 成果丰硕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地质所 发布时间:2014-04-16
  2014年3月31日,地质所邀请有关专家对2011年及2012年获得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20个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评审专家组从项目执行情况、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和存在问题几个方面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了考评,并为每个项目给出了综合评分。全部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其中5个项目被评为优秀。

  在两年多的实施期内,各项目能够按任务书要求完成科研任务及预算,共发表科研论文50篇,申请专利2项,获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在构造地质学方面,应用新技术发现了北祁连托勒牧场475Ma的逆时针旋转挤压变形事件;确定了阿什库勒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滑移速率及西昆仑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隆升速率。

  在变质地质学方面,提出胶北镁铁-超镁铁质杂岩可能为胶-辽-吉带古元古弧岩浆产物,后期卷入了俯冲-碰撞-折返的造山作用;厘定出胶北古元古代多期花岗质岩浆,它们主要源于太古宙陆壳重熔,证实了胶-辽-吉带2.2-2.0 Ga的伸展作用;提出了都兰地区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深熔作用为同一动力学过程,即(变)基性岩石含水矿物脱水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而基性高压麻粒岩为残留体;否定了拉萨地体巴松错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而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及沉积岩经历了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

  在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方面,获得了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包古图地区的中基型岩墙物质组成新类型及其年代学,发现了萨吾尔地区的闪长质岩墙具埃达克性质;确定了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龙潭河组的源区为一以安山岩、玄武岩为主的中基性岩浆弧;在长城系常州沟粉砂岩中找到了碎屑锆石边部生长的大颗粒磷钇矿,并对其进行了SHRIMP U-Pb原位定年,为沉积岩中自生矿物的原位定年打下了基础;对宁芜盆地典型矿床特征矿物开展了激光微区原位元素和Nd同位素的分析,进一步制约了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作用过程;

  在古生物及地层学方面,鉴定出二叠纪保山地蜓类化石及组合,确定了其古地理位置及古气候特征;解决了牙形刺管刺属早期分子的分类鉴定问题,提出了国际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划分标志性分子;确定了中国辽西义县组部分苔类植物化石的系统位置和分化时间及当时的气候环境;对宜昌王家湾剖面奥陶—志留纪笔石进行了准确分类,并建立了笔石系统演化树。

  在地球物理学方面,利用天然地震波揭示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具高速特征,郯庐断裂带总体呈带状低速特征且为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采用不等距网格快速步进算法能够对构造复杂、横向速度变化大的地质体有效成像;利用环境磁学揭示了黄旗海全新世环境气候变化特征;四川盆地内部沿重庆-华蓥一线东西两侧重力异常反映了不同的地质结构,可能存在基底物质不同的两个陆核。

  在仪器及自动控制方面,利用计算机仿真离子源的关键工作参数,形成了一套用于该型离子源开发、设计、操作的方法,可为今后同类或相似离子源的开发提供参考;研制出氧同位素分析样品预抽真空装置一套,实现了多样品靶预抽真空和高真空测量及系统控制。

    通过答辩并与专家交流,项目负责人充分认识到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为我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独立科学研究提供了启动资金,更为他们将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