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力学所南极科考队员完成拟选站区地质考察任务回京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力学所 作者:张超越 发布时间:2014-02-17
  2月13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力学所参加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之一的陈虹博士向地质力学所提交了南极科考期间的工作总结和全部日记,顺利完成了南极科考任务。

  在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中,陈虹博士主要承担了罗斯海地区维多利亚地新站区拟选站区的地质填图工作。在近3个月的科考工作中,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维多利亚地1:2000地质填图、中山站卸货、俄罗斯遇险船只救援、冰山测距、雪龙船脱困等多项艰巨任务,还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了16篇3万余字的科考日记,全程记录了第30次南极科考的艰辛历程。

  维多利亚地新站是我国在南极即将建设的第5个考察站,位于东南极洲,罗斯海与罗斯陆缘冰的西侧,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年平均风速相当于8级风力,最大风速达到每小时324千米,是12级风的2.7倍。

  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现代化的建设需求,要求在新站建设之前有详细的地质调查与测量资料提供支撑,以准确、全面地反映新站站区的地质特征、岩石组成和断裂构造分布,以大比例尺地质图为新站建设的科学布局与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由于营救遇险的俄罗斯籍游船和自身的解围脱困,原本8天的考察计划缩减为86个小时。为了完成预计的考察工作量,陈虹博士利用缩减休息时间进行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野外工作,顺利完成了近40公里的路线、163个地质考察点的地质调查,采集各类地质岩石样品50件,约300公斤,拍摄地质照片130组。顺利完成了维多利亚地新站站区范围内及附近地区1:2000地质填图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地质队员,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积极参与雪龙船上的生活及物资搬运等各种集体工作,尽量减轻其他队员的负担。在雪龙船被困期间,一直坚持观测雪龙船周围冰山的位置和距离,为突围方案的决策和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数据。

  地质力学研究所另一位科考队员王伟博士还在南极  继续着科学考察工作,预计将于4月份顺利完成科考任务回京。




冰山测距


维多利亚地考察露营帐篷外合影


帐篷内的晚餐(左二为陈虹)


野外考察记录


维多利亚地地质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