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学知识体系构建新趋势
——《地学知识库建设发展研究报告》征求行业专家意见
来源:中国地调局图书馆
作者:丁群安
发布时间:2014-01-20
2014年1月15日,中国地质图书馆组织召开《地学知识库建设发展研究报告》第二次专题研讨会,对地学领域信息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知识库建设思路及有关技术展开讨论,认为知识库是未来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地学领域专家李裕伟、肖庆辉、姜作勤、王宝良等,知识库建设方面的专家穗志方(北京大学)、高祥(中国工程院)、赵瑞雪(农科院信息研究所)通过会议、咨询等形式对地学知识库建设研究进行了指导。
《地学知识库建设》项目组在调研浙江大学知识工程中心、中南大学出版社有色金属知识库、农科院水稻知识库等国内外知识库和有关机构的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知识库研究和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开展了地学领域有关知识库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撰写了《地学知识库建设发展研究报告》。并于2013年9月10日、2014年1月15日,进行了二次专家论证,于2013年12月19日进行一次用户需求研讨。
报告认为,当前的国土资源知识与信息服务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一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二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和知识水平显著提高,每个人、组织、机构都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资源,形成了一种泛在的知识环境;三是数据科研模式(第四范式),对海量信息产生了新的需求;四是互联网及相关数据库服务逐渐向知识化、智能化转型,这要求在专业领域,加快科学数据体系、工作流程与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融合。
当前阶段,地质文献、地质调查资料、科学数据的数字化已基本完成,但还存在知识资源查询效率不高,部分重要资源下载不便利;可查询获取的有价值的资料有限,开放程度不高;信息组织水平不高;语义等提高检索和评价效率的知识工程研究较少等问题;基于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库建设尚未开展等问题,制约地质行业知识交流和信息服务。
报告提出当前阶段地学领域知识库体系的建设思路:地学知识库以领域知识(论文、专著、专利)和地质调查项目成果为信息基础,开展地质调查成果知识特征、地学知识结构和知识元研究;加强地质学知识语言的跟踪和分析,逐步形成地质学术语(叙词)、知识语句规范;研究地质学不同领域的本体知识体系;编制地学知识加工规范,开发地质调查成果知识库、中国地质调查局机构知识库、地学领域知识库和地质调查工作流知识库。通过地质调查成果知识库等四类知识库的体系化建设,为智能知识服务和推理机奠定知识资源和知识应用基础。
报告重点对成果知识库、地质领域知识库的建设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符合当前技术水平和信息资源基础条件的建设方案。
与会专家认为,针对知识库的研究和建设是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新领域,涉及地质领域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应尽快组织研究团队对其建设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展开研究,应融入国家工程知识中心研发体系,加强技术分享;地学领域知识库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创新性,应加快知识描述形式和知识构建方法研究,选定一个领域开发智能应用示范系统;地质语义、地质本体知识体系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知识工程,需要大量领域专家参与,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地质调查成果知识库属于科研本体知识库范畴,对加大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扩大地质调查成果宣传具有重要意义,应尽快形成示范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