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老矿山找矿新突破 栖霞山老矿焕发新生机

--江苏省栖霞山铅锌矿找矿成果现场交流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 作者:谷兰丁 任伟 发布时间:2013-12-13
    2013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年至2020年)》,规划提出:在推进衰退型城市接替资源找矿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力度,重点围绕老矿区开展深部资源潜力评价,推进重要固体矿产工业矿体的深度勘查;另一方面,优先在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资源危机矿山实施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力争发现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隐伏矿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东风,老矿山找矿更加深入人心。

  12月10-12日,江苏省栖霞山铅锌矿找矿成果现场交流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由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办公室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承办,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协办。会议邀请多名享誉国内外知名的院士专家及勘查单位代表,共商栖霞山铅锌矿找矿,总结经验、提供示范,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对比研究和有效性试验,最终将其应用到下一步的老矿山找矿工作中。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同时,也是一个开采50余年的老矿山,随着可开采资源的日益消耗,矿山危机程度已达中等。栖霞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起止时间为2012年~2014年。通过两年的工作,该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截止2013年7月中旬,新发现多层铅锌矿体,经初步估算,本次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已新增(332)+(333)铅锌资源量约30万吨。其中,坑道钻KK4603孔在219.9~393.0米处见一层厚大铅锌矿体,视厚度173.10米,真厚度约54米,平均品位铅13.45%、锌17.03%,伴(共)生金0.3克/吨、银245.34克/吨、铜0.14%、硫25.59%。同时,在矿区42线、46线圈出了1层金矿体、2层铜银矿体、3层银矿体、1层铜矿体,金品位普遍在0.2克/吨以上,银品位大都大于10克/吨,铜品位大于0.2%。因此,勘查区深部还具有寻找铜、金、银矿的良好前景。

  从2007年开始进行接替资源勘查工作以来,在其深部取得了较大的找矿成果。两期接替资源勘查新增332+333级资源/储量为:铅锌矿石量470.33万吨,铅金属量31.27万吨,平均品位6.64%,锌金属量50.64万吨,平均品位10.77%;锰矿石量45.44万吨,平均品位16.61%;(共)伴生铜金属量1.53万吨、金金属量12吨、银金属量1113.6吨,不管是从矿石总储量、金属品位、金属种类方面,新发现的资源均远优于原有矿山,达到大型规模,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约10年, 稳定了职工队伍,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也对矿山深部勘查工作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找矿成果突出,对于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关于加强老矿山找矿工作的通知》、加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的成果交流、研究部署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会上,参会专家和领导还现场参观了岩心库、选矿厂、下到新开拓的-625米矿段矿井采矿一线观摩指导,从专业视角为下一步找矿部署方向给出意见建议,认为就矿找矿效率高、成效大;隐伏矿找矿是重点;同时要从第一找矿空间向第二找矿空间发展,第二找矿空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已成必然趋势。

    老矿山找矿的开展积极拉动矿山企业开展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矿山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增加紧缺矿种和战略性矿种接替资源储量,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常印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国土资源部勘查技术指导中心总工程师叶天竺、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黄崇轲、国土资源部勘查司副司长王军、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侃桢、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祖耀升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中心、 国土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市栖霞区政府、南京市栖霞区旅游平台管委会、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单位的70余名专家和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参观岩心库 观察岩心


交流研讨现场


专家参观井下-625米铅锌矿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