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荣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来源:中国地调局成都中心
作者:任淑珍 王小龙
发布时间:2013-10-22
日前,由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地调局组织实施、成都中心牵头承担的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项目成果荣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总经费1.09亿元,超过28家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的280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与了项目工作。
据悉,该项目为国家油气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计划中首批启动的6个项目之一,分设羌塘盆地、羌塘外围海相与陆相盆地、方法技术攻关三个课题开展青藏高原油气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项目对羌塘盆地开展了重点区块评价、有利区带与目标优选,并分析了其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可能性,初步建立了适合本区油气资源调查评价的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技术组合,为油气战略突破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项目历时4年半时间,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多项创新性成果
——首次证实羌塘盆地由4个构造层和3个油气勘探组合构成;优选出6个油气有利区带和9个有利区块。
——首次发现羌塘盆地早白垩世海相油页岩和膏盐层,且证实其分布具盆地规模,除油页岩非常规资源量意义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发现证实了盆地具良好的区域封盖层,确认了区域封盖保存条件问题。
——发现了羌塘、措勤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新领域,扩大了西藏地区油气勘探远景;证实了可可西里和伦坡拉陆相盆地群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在尼玛、沱沱河等凹陷中首次发现了大量油气显示。
——二维地震勘探方法试验取得重大突破,连续多年获得了高信噪比资料;通过重、磁、电、震等多方法技术攻关,建立了青藏地区非震及地震油气勘探方法技术组合。
——在托纳木、半岛湖及隆鄂尼-昂达尔错等重点优选区块中,落实了构造和油气预探井井位;在伦坡拉盆地,首次提出北部推覆构造之下掩覆残留盆地是重要的勘探目标。
——编写成果报告14份、阶段性报告73份,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39篇。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温家宝总理、国土部及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对以该项目成果为依据提出的西藏油气勘探建议十分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相关建议已列入省部 “十二五”规划。
——该项目优选目标区,已作为中石油、中石化、延长油矿等企业新一轮探矿权登记的依据。
——项目组相继获得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奖、国土部“十一五”科技先进集体奖;项目组主要人员曾获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优秀组织奖及先进个人奖、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奖、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中科院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等;项目组还为西藏、贵州、湖南等地勘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队伍。
——项目组制定的《陆地石油天然气调查规范》作为行标已通过业内专家评审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