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科技引领 创新发展

国家需求助力青岛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来源:中国地调局青岛所 作者:姚长新 张淑胜 发布时间:2013-10-09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对海洋权益、海洋开发与保护的重视,中国地调局青岛所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并紧紧将其抓住。2000年以来,青岛所地质科技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长,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反映该所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发布了《关于从全局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看我局地质科技创新能力的报告》,报告显示:近十年来,作为一个不满300人的科研单位,青岛所发表SCI论文45篇,CSCD收录论文383篇,GDS收录论文644篇,均超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平均数量,是发表论文最多的10个之一。此外,青岛所采用清华同方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数据来源,以2000年1月-2012年8月为统计时间段,以CNKI确认的核心期刊为检索范围,用“主题=海洋地质”作检索词进行检索,通过数据清洗去除非论文条目后,共获得162篇相关文献。前10名单位中,青岛所和广海局分列1、2名,共47篇,占29.0%;中国科学院所所属两个研究机构共17篇,占10.5%;国家海洋局2个研究所共15篇,占9.2%,国内4所高等院校共40篇,占24.7%。这表明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领域走在前列。

  据青岛所张训华副所长介绍,科技论文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研机构的科研生产力。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青岛所已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与能力,特别是在海洋地质等领域占有明显优势。但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项目资助论文排名稍有落后,表明在地调与科研结合方面仍需加强。

  纵观青岛所在科技论文发表方面取得的成果,张训华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国家对海洋地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单位有了项目和经费保障。2000年以来,全所累计承担各类地调与科研项目170余个。2002-2012年,项目经费累计达112348万元;二是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青岛所立足海洋区域地质、海洋油气地质、海洋环境地质等基础学科,打造海岸带地质和天然气水合物分析模拟技术两个特色学科。自2006年以来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数量不断提高,资助数量由以往每年2-3项,提升到10项左右,并在2013年基金申报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9项;三是全所人才结构不断完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不断涌现。据统计,在2003年,研究生以上学历职工仅有39人,截止2012年,研究生以上学历达119人,副高职称以上科研人员达到102人,为该所科研能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四是科研条件逐步完善提高。随着野战军装备计划等实施,该所现有各类装备2398台套,价值共计18661万元,为科研成果输出提供了硬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