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装箱式营房围成的独立院门上,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旗帜在风中招展。走进每个营房,电子照明系统、供暖系统、热水系统、安全消防系统一应俱全。这是近日记者在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柴达木盆地柴页1井项目部,看到的极具现代化气息的野外标准化营地。
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承担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勘查职责的同时,还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标准化建设任务。在确定以柴页1井井场为试点后,中心根据野外工作、生活的需要,到生产厂家定制了满足不同需要的集装箱式营房。在保证硬件现代化的基础上,油气中心开展了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探索——营地位置:在钻井井位大门外且要保持50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实现生产、办公生活区的隔离。营地功能区:将营地划分为办公区、学习区、生活区、文体娱乐区等,各功能区设明显的界区标识。安全保障:野外越野车配备1套车载北斗卫星野外工作保障系统;项目组配备1台卫星电话、1个北斗手持终端;职工防护配备统一的野外工作服、登山鞋、防晒帽、手套、手电、防晒霜、野外多功能刀,西部地区还为职工配备护目镜。健康保障:为项目部配备一个医药箱,配齐包括感冒用药、中暑用药、虫(蛇)咬用药、创伤用药、止泻药等日常药品。监督检查:野外项目组出队前,项目组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中心对项目组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设备安全检查。
在进行这些探索的过程中,油气中心还逐步形成了与之配套的软成果:根据工作区情况安排体检,必要时注射相关疫苗;项目组要对工作区的风俗文化有所了解,避免在工作中与当地居民产生摩擦,造成民族矛盾;严格遵守进入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必须向野外工作站报到登记的规定;编录野外生存、自救技能和急救知识,汇编野外工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野外急救知识等发放到每个野外工作人员;野外工作用车租赁,要找具备营运资质的车辆和有当地野外驾驶经验的驾驶员;车辆要配备备用汽油铁桶、铁锹、木板、防滑链等;在艰险地区、无人区开展野外调查工作,至少3人以上同行,且至少1人具备5年以上野外工作经验;收队后,项目组须做好生产、安全工作总结,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对艰险区工作同志,收队后安排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