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云南昭通市与中国地调局成都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乌蒙山地质矿产综合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工作。2013年成都中心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乌蒙山区地质矿产综合调查》计划项目,该项工作将成都地调中心与乌蒙山区扶贫攻坚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此次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双方联动共建,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中心技术业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目的。
合作协议明确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抓好近期、谋划长远,相互联动、市场运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合作原则。协议确定建立不定期会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日常的工作联系机制,及时沟通乌蒙山地质矿产综合调查评价计划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特色农业调查三方面工作提出了总体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工作部署。
目前,根据地方需求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安排部署,2013年,成都中心在昭通已经启动了7项工作:
1.启动《云南乌蒙山区优势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云南乌蒙山特色农业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开展铅、锌等优势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和特色农业调查,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建立苹果等特色科技示范园,为苹果种植提质、增效、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2. 以彝良为重点,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为减灾防灾和制定区域防灾规划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3. 为昭通建设《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直接帮助昭通政府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管理防治基础、预警、决策、处置等四个关键环节,指导政府和百姓防灾减灾。
4. 对昭通市、县、区、乡、镇5级国土资源干部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技术和能力,加强昭通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应急体系建设。
5. 加强昭通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示范工作,结合昭通地质灾害群策群防部署,于汛期前支援昭通一批高精度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仪器。
6. 根据地方需求,在昭通开展冷水泉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发展虹鳟鱼等特色鱼类的养殖提供基础和支撑。
7. 梳理昭通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资源潜力及对昭通地区扶贫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进行评价分析,昭通煤产业发展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提供基础。
昭通市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昆明、成都、贵阳、重庆四大中心城市辐射的交汇地,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一方面使昭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云南资源“金三角”,煤硫储量居全省首位,为我国南方最大褐煤田,有色金属为云南三大基地之一;另一方面使昭通地质环境脆弱、岩土稳定性差,陡坡地分布面积广,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在乌蒙山连片特困区38个县,昭通市占了10个,贫困人口达310万人,贫困发生率达49%。作为国务院乌蒙山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中心城市之一,昭通市的扶贫攻坚工作十分迫切,乌蒙山扶贫攻坚示范项目是国土资源部的重点工作,做好昭通地区的工作对整个乌蒙山连片扶贫区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成都地调中心愿意结合昭通扶贫开发、区域发展的重点需求,不遗余力地建立社会需求驱动型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发挥公益性地质的引导和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