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踏遍南粤找矿忙 挥洒热血献青春

记广东省地调院高级工程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邸文

来源:广东地调院 作者:刘如春、方成义、曾如 发布时间:2013-04-25

五一前夕,传来喜讯。广东地调院33岁的高级工程师邸文荣获2013年度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工作不到七年的时间,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地质矿产勘查高级工程师,从一名普通职工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爱岗敬业、拾级而上的邸文是如何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成长足迹?记者近日走进了邸文平凡而灿烂的人生。

能吃苦,野外工作磨练出意志

2006年7月,邸文从中山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来广东地调院工作后,就先后跟随李祥能、杨大欢高工到广东始兴、九连地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从事地质填图和矿点检查等基础性工作,白天翻山岭,穿密林,钻草丛,晚上回驻地整理当天的地质资料,而中午常常是在山上简单吃些馒头、面包,喝点凉开水,有时身上带的水喝完了,就只能找山沟里的水来喝。甚至有一次,在始兴县沟子坑,他带领另外一名队友一起开展主要见矿工程工程点测量,由于当天安排的工作量大,又是炎炎盛夏的天气,他们带的水早早就被喝光了,下山时实在渴得不行,只能贴在潮湿的石壁上润润干裂的嘴唇,勉强坚持回到驻地……面对野外的艰苦环境,邸文从不说一声苦,道一声累,而是把它当做是一种磨练,在他心中只有一种朴实的想法:要干一行,爱一行。

挑重担,压力之下磨练出技术

“能吃苦、爱钻研、技术好、人品好、组织能力强。”提起邸文,广东地调院总工程师肖光铭对他赞赏有加。在刚毕业参加野外工作的那段时间里,邸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的工作态度不禁让领导和同事对这个为人正直的小伙子刮目相看,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就委以重任。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邸文担任“广东粤北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系国土资源大调查重点计划项目“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评价”的工作项目之一,自2001年开始开展野外工作,2007年由他接手完成了该项目最后一年的野外工作,并主持该项目所属的“广东省始兴县沟子坑锡多金属矿普查”各项工作。2008年,粤北项目开始转为室内整理阶段。邸文深知,这是对该项目七年来所获得的各种野外地质资料和20多份子项目报告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和评价。这项工作涉及的点多、面广,对于第一次编制成果报告的他而言,难度是相当大的。然而,面对挑战,面对堆积如山的地质资料,邸文丝毫没有退缩,而是全身心投入到资料的整理、归类和综合分析研究当中,边查资料、文献,边摸索,力求把资料读懂、了解透彻,遇到问题就虚心向身边的老专家请教,慢慢地理清了总成果报告编写的思路,逐渐掌握了总结成矿地质规律、赋矿条件、矿体连接、储量估算等技术方法。2009年6月,邸文作为主编之一,顺利完成了《广东粤北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成果报告》和附件之一的《广东省始兴县沟子坑锡多金属矿普查报告》的编写并通过评审。该项目提交新发现矿产地5处,新增一批可观的铅、锌、钨、锡等矿产资源量。今年年初,《广东粤北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成果报告》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获广东省地质局地质科学技术一等奖。

责任心,取得成就的基石

回忆起那段日子,邸文坦言,“压力大是肯定的,但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我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在2008年,邸文还同时担任着“广东梅县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负责人。从项目总体设计编写、野外作业组织安排,到月报季报的上报、项目成果报告编写等等,邸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十余人的项目组当中,1980年出生的他已经是项目组里的大哥,但他没有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自居,处处以身作则,和项目组成员一道克服困难,探索问题。有一天,爬完山回来的邸文突然觉得浑身痕痒难忍,抓一抓一大片的红疹子就冒出来,只好到附近镇上的医务所就诊,医生诊断是患急性荨麻疹,打了一针,感觉好些了就回驻地,可几个小时过后,令人难以忍受的痕痒又袭来,无奈之下,邸文只好来到丰顺县医院打吊针,结果更为严重,疹子出得更多。同事们劝他回广州就医,但邸文笑笑说:“没那么严重,我还可以上山,不钻草丛跑路线搞填图,可以做槽探、钻探编录。”就这样,邸文和项目组的同事一直坚守在野外。而穿着迷彩服的他常常是热得汗流浃背,皮疹子在汗水的浸渍下,又热又痒,熬了整整一个月皮肤过敏才逐渐痊愈。2012年5月,梅县矿调项目完成了总成果报告的编写,并顺利通过了南京地调中心的评审验收,被评定为“优秀”级。该项目圈定了8个找矿远景区和11个找矿靶区,提交了两处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预测区内资源量铅、锌171.45万吨。

攀高峰,找矿之路无止境

七年的光阴,足迹遍布粤北、粤东的山山水水,邸文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地质事业,留给家人的时间却是少之又少。谈及家人,他坦言很少顾及到,家里的琐碎都留给了妻子一人承担。2009年,妻子怀孕时也一直没有陪伴在身边,每次产检都是妻子一个人去医院。就连孩子出生的前一天,他还在武汉出差开会,等接到医院的电话,通知怀孕的妻子有妊娠高血压反应,怕危急母婴生命需提前动手术接生,邸文才连夜赶回广州。儿子出生后,从小患气管炎,容易生病,照顾小孩的重担全都留给了妻子一人承担。就是这么一位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年轻人获得了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和赞赏,连续六年年度考核“优秀”,多次被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获评广东省地质局劳动模范……

年仅32岁时就被评为高级工程师,且担任过三个大型项目负责人,这在行业内是不多见的。面对荣誉和成绩,已有十余年党龄的邸文把它归功于集体的功劳,“地质工作是集体生产劳动,找矿成果是集体的智慧,荣誉更是属于集体的。”在风雨兼程的找矿征途中,他把荣誉当作奔向更高目标的一个新起点。2012年9月,梅县矿调项目结题后,邸文又带领着一支年轻的队伍奔赴粤东“第一峰”,投入到了“广东1:5万明山嶂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当中。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区调项目负责人,面对新的挑战,他表示,“区调工作几乎是地质领域中最辛苦的差事,但也最能锻炼人,我们要练好基本功,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