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让找矿突破远离质量门

——内蒙古加强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管理综述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李玉恒 发布时间:2013-03-28

  从项目筛选、设计、野外勘查、样品采集、图件绘制、报告编写及成果验收等,地质勘查工作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如何,都对是否能取得地质找矿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地质勘查工作质量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基石。为了夯实这块基石,内蒙古国土资源厅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地勘成果质量。

  提高地质工作质量的关键:有一支能够认真履行职责的质量管理队伍和建立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2012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厅成立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由内蒙古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负责全区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监督管理,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利,还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充实力量,调剂增加20名编制,下拨质量管理专项资金,为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人员、经费、装备的保障。随后,内蒙古地矿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三大地勘单位及内蒙古地调院都成立起要素齐备、责任分明的质量管理机构,各盟市国土资源局也明确专人负责地勘工作监管,形成了自上而下一环套一环的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地质技术人员认真查找近几年地勘项目质量管理及资金使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从工作思路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出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与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野外施工质量及资金使用监管总体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野外施工质量及资金使用检查实施细则》、《关于自治区出资勘查项目区内设置商业性矿业权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监管的目的任务、监管责任分工和具体监管工作的流程及勘查项目的工作时限,社会资金投入的原则等,从制度上保证监管机构履行职责。

  同时,该厅从专家库中遴选业务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地矿专家,建立专家联系制度,强化专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力度,对各类勘查项目从设计审查到成果验收实行项目质量全过程负责制;建立项目承担能力审查制度。该厅在组织项目设计审查中,除对技术方法、路线等进行审查外,还加强了对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组技术人员承担能力的审查;建立施工记录机制;出台项目测试样品互检备案的有关技术要求,全方位保证测试样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掌握测试样品中重大找矿信息,为下一步安排部署矿产勘查项目提供可靠依据,以及诚信制度、报告制度、例会制度、通报制度等。

  抓勘查质量管理的关键: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施工监管,实行“质量、进度、资金”一票否决制

  在立项方面,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把好立项关,集中用好资金,优先安排基础地质工作项目和依据充分且有重大找矿突破的预查项目,重点安排经过专家组深入研究筛选出的“集中勘查”项目,并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适时投入资金进行续做。

  引入竞争机制,该厅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区内外选择有实力的地勘单位承担项目,引进地质科研院所和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或有探、采、选、冶产业链的大型企业参与内蒙古地质工作。目前,自治区内已有来自辽宁、山东、河北、河南等10多个省区的40多支地勘队伍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强化施工监管,实行“质量、进度、资金”一票否决制。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求,项目施工单位按照预先编制的任务书,完成规定的钻探工作量和精准的样品测试。厅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项目野外施工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检查计划,对项目进行抽检,并协调盟市旗县国土资源局参与项目野外检查工作,抽检年度项目30%以上,并对重点项目、存在问题严重的项目进行跟踪检查。质量不合格,没有完成任务书规定工作量的;进度不合格,未在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工作或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资料汇交工作;资金使用不合理,预算外支出;上述情况有其一者,该厅直接取消承担单位继续承担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的资格。

  为提高质量意识,调动找矿积极性,该厅对设计编写优秀、野外验收优秀、成果报告评审优秀和有重大找矿成果的承担单位,进行表扬并给予一定奖励,对找矿有功单位,在项目承担上给予倾斜;在设计审查、野外验收、成果报告评审不合格的承担单位,以下发文件、网上公示的方式进行通报,一年内累计三次审查、检查不合格的承担单位,不得承担下一年度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

  从2013年起,自治区地勘基金项目全面实行合同制管理,自治区基金中心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勘查合同、与质量监管机构要签订委托监理合同、与专家之间要签订聘用合同,不能认真履行合同,将被严格按合同的相关条款、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自治区的相关规定执行。

  从源头保障项目质量的关键: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多途径、多渠道加快中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质量靠技术,技术靠人才。内蒙古国土资源厅把提高地质勘查技术队伍素质作为保障勘查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

  努力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渠道,加快中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2010年以来,厅属单位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21人,培养高层次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25人,全系统已招聘大中专毕业生近2450人。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改变地质勘查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状况,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特聘翟裕生、张本仁、陈毓川三位院士为自治区国土资源顾问,特聘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6位地质专家为自治区首席专家,领军地质勘查、地矿科研项目,进行地质找矿攻关,为地方培养地质工作后备技术力量;厅属各单位还根据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开发规划,采取自主招聘、市场招聘、依托产业和项目、加强对外联络等有效形式,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力度。如今,仅内蒙古地质调查院200名职工中,有博士4人、硕士29人、高级工程师117人、工程师41人。

  此外,内蒙古地矿局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了博士学位班、地质工程硕士班;有色地勘局在长春工程学院设教育基地,举办本科生培训班;地调院对厅属单位的400余名地质专业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煤田地质局进行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专项培训。通过产学研合作,使内蒙古一批中高层次地矿科技人才茁壮成长,许多人成为地质找矿战线上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