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上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复杂难选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和“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与实用化研究”计划项目2013年项目设计评审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的刘卫对该所承担和实施的《煤系稀有金属复合矿及稀贵矿种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研究》项目,从项目概况、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工作部署、主要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经费预算、设备使用和购置计划、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项目绩效评价等10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后,各位评审专家开始议论起来。
“项目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硫铁矿,回收的也主要是硫铁矿中的铌、钽和铝,把项目名称定为煤系稀有金属复合矿太大了,不够准确。”该项目的主审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第一个提出了质疑,“还有稀贵矿种,项目书中主要涉及了两个矿种,不如准确地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直接写到项目名称中。”
“复合矿的叫法也不对,准确地叫法应该是复合矿物质。”评审会的主持人、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副主任杨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看到项目汇报人刘卫一时解释不清,负责该项目立项工作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技处处长熊述清坐不住了。
“我插话解释一下!”熊述清说,“对重庆的这些资源,重庆市政府和该市地调局都很重视。这个项目原来是按照两个项目单报的,后来上面要求对项目进行组合,我们就把两个项目合成了一个项目,所以项目名称看起来就有点大了。”
“当前重庆的这些资源情况并不清楚,也不知道这些资源有无开发利用价值。如果现在花小钱、办大事,对重庆的这些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研究后觉得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就可以为地方加大勘查投入提供依据。”熊述清进一步解释说,“如果现在就投入很大,万一找到的资源不能利用,那就是极大的浪费。在资源家底未搞清楚前,开展此项研究工作,也正是公益性项目需要做的。”
“这个项目不错,对重庆很有意义。项目的名称定了,现在已经无法更改了,但是,项目的内容要很好地斟酌、研究一下,争取更加圆润一些。同时,还要把技术指标再完善一下。”杨强最后拍板说。
汇报人汇报得全面仔细,评审专家的评审更是认真细致,生怕漏过任何瑕疵。不知不觉已经中午12点了,但距离计划评审的项目还差一大截。杨强最后笑着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中午我们休息,那晚上就要加班。大家看怎么办?”
“一切都听组长的!”与会专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那我们中午就不休息了!大家辛苦点,1点准时开始评审!”杨强说。
本次会议尽管只评审了20多个项目,但在专家们的字斟句酌中,两天时间内完成这些项目的评审工作还是十分紧张。一位参会代表感触颇深地说:“专家们提出的建议给我的启发很大,有他们把关,项目设计肯定更加完美,预期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