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给一个馍,不给一碗水”,这是陕西省富平县缺水的真实写照。
春节期间,记者在富平县刘坡村的所见所闻却是另一番景象——
“好几辈人都没想到能吃上自来水,而且还是矿泉水。”
“有水了,家里就搞些饲养业,如今我们养的鸡喝的都是矿泉水,鸡蛋销路不犯愁,价格也比普通鸡蛋高,感谢国土资源部门为我们引来幸福水……”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百姓心中的喜悦与感激。
老百姓吃上优质矿泉水大年初二,记者慕名来到富平
县页坡供水管理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西北隐伏岩溶第一井”纪念碑。
地处渭北旱塬的富平县,水资源极其紧缺,且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中盐、氟含量超标,盐碱地、氟斑牙现象非常普遍。1996年,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将富平县列为寻找隐伏岩溶地下水的突破口和典型示范区,并成功在页坡村打出日出水量1.33万立方米的隐伏岩溶井,井水多项指标达到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
水站值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第一眼隐伏岩溶勘探井成功后,地质队又打出了了4眼深水井,形成了日出水量达5万立方米的大型水源地。这几年,依托国土资源部门勘探成果及‘甘露工程’、‘饮水解困’等项目,全县先后规划新建、扩建了7处隐伏岩溶地下水水源地和2处浅层水源地,建成了130多处集中供水工程及山区集雨水窖,解决了4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富平县城和北部东西旱塬一带的老百姓都吃上了矿泉水。”
说话间,一位村民走上前自豪地对记者说:“中央电视台的《井深情浓架金桥》——西部找水特别节目以前现场直播的‘第一井’,就是我们这眼井,我们页坡村在全国也有名气了!”
按照富平县“十二五”水利建设重点项目规划,在国土资源部门勘探的五个隐伏岩溶富水区段,该县还将再打30眼深水井,实施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增加观测井150眼,力争新增日供水能力2.34万立方米,全面解决3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矿泉鸡蛋”打通致富路
“尝尝我们的矿泉鸡蛋。”学诚是刘坡村一名养鸡户,因为饲养的3500多只鸡喝的都是矿泉水,所以他称这些鸡蛋为“矿泉鸡蛋”。
学诚家的鸡舍约30米长、8米宽、4米高,鸡舍内光线充足、空气通畅,见有人进来,叽叽喳喳的母鸡像欢迎远方来的客人一样。“现在政府鼓励农民发展饲养业,如果达到一定规模,还有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学诚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这母鸡喝的都是杨坡供水管理站引来的优质矿泉水,鸡蛋里含有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普通鸡蛋的两三倍,人们都喜欢买,销售不成问题。”
旁边的几位村民不时插话:“这鸡蛋就是不一样,味道鲜美,今年春节前我家就买了10多斤……”
学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进的1800多只鸡11月开始产蛋,按平均每天产200斤左右、每斤4.35元批发价计算,除去各种成本费用,每天利润有300元;第二批1600多只鸡今年2月底产蛋后,每天可收入200多元。”这样一来,学诚的养鸡场每月收入可达15000元,建新鸡舍投入的12万元不到一年就收回了,真是前景可观。
走出鸡舍,学诚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自己家里养一些鸡,不但影响环境,鸡也只能喝一些洗碗洗锅后的脏水,鸡蛋质量可想而知。现在鸡舍迁出村子,鸡又喝上了矿泉水,鸡蛋质量提高了,环境卫生整洁了,经济效益增加了,致富路子也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