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推动“琼岛”大地绿色崛起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纪实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尹建军 谢 岛 发布时间:2012-11-22
  多年来,海南省地质调查院的足迹踏遍琼州。即使夏日烈日炎炎,他们也在琼州大地上忙碌地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在地质找矿、生态环境、热带农业等方面抒写一首首壮丽的诗篇。

  为海南岛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体检”

  2003年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与海南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开展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海南省地调院历时7年,历经区域调查、区域评价、局部评价和总体评价四个层次,圆满完成对海南岛生态环境的全面“体检”任务。

  土壤是这次调查工作最重要的对象。项目组对土壤进行了网格式的调查取样,共采集了3.4万余件样品,分析测试了54项元素,为海南岛所有土地办理了地球化学“身份证”。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土壤环境质量优良,93.6%的面积为一、二、三类土壤。

  项目进行了全岛土地的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等种植适宜性区划,其中A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11940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35.2%,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5632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46.1%,为海南省农产品品质升级提供了依据,并促成海南农产品由“大路货”向“精品货”的转变,潜在经济价值可达数十亿元。

  根据近岸海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与组合特征,综合海南岛区域地质与成矿规律,项目组圈定了10处近岸海域锆英石钛铁矿砂矿找矿远景区。其中,昌江昌化、东方感城、万宁保定海三个远景区经勘查都已发现工业矿体,探明的锆钛砂矿资源潜在价值达52亿元。

  深层土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查明还为海南岛热矿水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项目组根据水中元素含量,圈出了多处热矿水找矿远景区,其中A1级远景区91处,为海南岛重要旅游资源——温泉的分类开发指明方向。

  项目首次在海南岛发现了9545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并初步区划了全岛富硒水稻、富硒薯类、富硒水果、富硒槟榔等的适宜性种植区。在此基础上,与海南省农产品运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出海南省第一件富硒农产品——定安富硒火山香米,并实现了产业化,地方政府也利用该成果开发了多品种的富硒农产品,实现了海南省农产品品质的整体提升。

  海南发展“蓝色经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由中央财政支持、海南省地调院承担的琼州海峡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于2007年正式启动。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项目首次获得了琼州海峡表层和深层沉积物54项元素指标的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建立了琼州海峡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研究表明,琼州海峡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总体上较中国浅海和南海更“洁净”,人为作用影响甚微。

  根据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项目组圈出了锆英石砂矿三级远景区2处、油气资源预测区2处。

  参照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海南省地调院对琼州海峡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碳指标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琼州海峡沉积物环境质量除极个别港湾外均为优良级,适宜海洋渔业、自然保护区、海水浴场等使用功能。

  地质调查表明,海南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基础良好,也为海南发展“蓝色经济”、打造海洋绿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找矿突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十一五”以来,海南省地调院相继开展了金、铁、钼、铜、铅锌等矿产远景调查及潜力评价,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圈定了一大批有找矿意义的物化探异常,划分出一批具有找矿前景的远景区和靶区,指明了区内的优势矿种、主攻矿床类型和进一步找矿方向,为海南省“十二五”整装勘查部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先后发现并探明了一批极具开发潜力的矿产资源。如,屯昌县羊角岭大型水晶矿,昌江县石碌大型富铁矿,文昌市蓬莱大型蓝宝石、铝土、钴土矿,东方二甲、乐东抱伦大型金矿,昌江燕窝岭大型水泥用石灰岩以及保亭铜矿、屯昌钼矿等。其中,海南省地调院与海南省资源环境调查院共同承担的昌江县石碌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共探获(333)铁矿矿石量4369.02万吨,铜钴金属量0.32万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3年,稳定矿区职工就业4559人。项目组获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以及海南省科技一等奖。

  地质找矿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十一五”以来,海南省地调院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6个图幅4978平方千米。先后探明金、铜、铅、锌、铁、钼等大中小型金属矿及石英砂、水泥灰岩、高岭土等非金属矿床共32处。探获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有黄金110吨、富铁矿4396万吨、铜15763吨、铅322500吨、锌99200吨、钼20000吨、锆英石158万吨、钛铁矿1027万吨、玻璃用石英砂矿3.47亿吨、水泥灰岩矿3.3亿吨、高岭土2151万吨等,潜在价值在千亿元以上,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形成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

  海南省地调院院长傅杨荣说,建设一支“精兵强将、装备精良”的地质工作队伍,是地质工作发展与提高的强大保障。

  为此,海南省地调院坚持以人为本,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渠道,采取“需要什么学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将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层次地选派专业技术骨干攻读在职研究生,推荐年轻干部到有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

  近年来,地调院陆续承担了海南省地质志编纂,重大工程分布区、重要经济区带和重要成矿远景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及遥感地质综合调查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为海南省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重大工程建设选址、资源勘查开发和工农业布局等提供了基础性、应用性技术支撑,同时,依托这些重大地调科研项目,海南省地调院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也锻炼了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和谐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