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郑州综合所开展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年度检查

来源:郑州综合所 作者:孙建军 发布时间:2012-10-24
  10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综合所召开了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年新启动项目的年度工作检查会,来自国土资源部、郑州轻金属研究院、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郑州综合所等单位的12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固体非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环境恢复矿物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典型微细粒矿利用新技术研究”3个项目进行了年度工作检查。

  项目组及各课题承担单位分别从工作进展情况、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安排等方面做了专题汇报。听取汇报后,专家组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针对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对下一步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述3个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均为2012年立项,其中“固体非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拟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初步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地质调查和勘查、矿产开发管理、矿山运行监督、矿产资源合理加工利用,到矿山关闭全过程的固体非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技术标准体系,形成8个固体非能源矿产综合利用行业标准,初步建立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开发利用管理科技支撑平台,为我国固体非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行为制定一批约束性和指导性管理规定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环境恢复矿物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根据环境治理和恢复对矿物材料性能的要求,筛选适宜的膨润土、石墨等层状矿物、矿山废石和尾矿,经提纯等预处理后,利用其特有的反应活性同有机物经催化-交联反应或直接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具有性能优越、可生物降解、应用面广、成本低廉、可大量应用等特性的矿物复合功能系列材料,并进行扩大试验和完成应用试验,计划在3-4年较短的时间段内,使试验治理示范区形成初步的自我修复能力;并完成矿物复合功能材料制备反应机理、应用和评价体系研究,为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和恢复领域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典型微细粒矿利用新技术研究”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微细粒矿种如微细粒金矿、微细粒氧化锰矿、铌钽矿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发生物冶金关键技术、新型湿法利用技术以及分选新技术等技术的研究创新,探索解决微细粒矿种的利用技术难点,提高我国微细粒金矿、微细粒氧化锰矿、微细粒钽铌矿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为我国微细粒矿的利用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为我国盘活微细粒矿产资源,增加有效储量提供技术支撑。



检查会会场 摄影:孙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