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坚实的支撑

就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建设访实物中心主任张新兴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李伟锋 曹德婕 发布时间:2012-08-29


    本报记者  李伟锋 通讯员  曹德婕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工作经过近十年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现有实物资料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大力推进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实物地质资料库藏、服务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及利用格局,建成并完善了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地球资源展厅、大型地质标本园和地学科普长廊;取得了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及煤炭监督检测中心”、“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和“秦皇岛海平面及地形变观测研究工作站”三个授牌;建成并开通了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使得实物中心为部局的技术支撑作用、为行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和为地质找矿突破的服务作用得到了显著增强。

  近日,记者就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建设以及实物地质资料如何为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采访了实物中心主任张新兴。

  馆藏资源日益丰富

  记者: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如何?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最新进展?

  张新兴:近十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不断加强,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法规与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国土资源部先后颁布了《实物资料管理办法》和配套的委托保管、汇交监管和开展清理等文件,明确了实物资料管理责任,提出了实物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要求,推进了实物资料管理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和集群化发展。

  二是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这一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两级管理十三级保管十委托保管”,即国家和省两级管理,国家、省和生产单位三级保管,特殊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

  三是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省级实物库建设陆续开始启动,安徽等省(区、市)实物库已初步建成,北京等省(区、市)实物库建设已获得批准,其他省(区、市)也都在积极论证和报批中。

  四是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一部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已开始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汇交监管平台,大部分省(区、市)已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纳入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初步实现了成果资料和实物资料的一体化管理。

  五是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得到了落实。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下属的13家单位成为国土资源部首批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今年还将部署完成其余油气调查、全部海洋调查、放射性调查原始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委托保管工作。

  记者: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的分布和管理情况如何?

  张新兴:2009年7月,国土资源部组织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由实物中心牵头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及其管理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482个实物资料保管单位、1359个实物资料永久库房,保存有岩矿芯825.41万米、岩屑16.59万件、副样1002.29万件、标本30.15万件,光薄片69.21万件,基本查清了钻孔的名称、保管单位、钻孔类型、坐标等基本信息,已查出有钻探工作量的项目27963个,钻孔618972个。

  在全国地质钻孔清查的基础上,实物中心还牵头启动了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对浙江、山东两个省的试点工作进行了技术指导,并将在试点省提交相关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适用于全国的重要地质钻孔筛选标准、不同类型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的建库标准和建库内容,研究拟定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工作指南及相关技术要求等,推动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

  记者:国家实物资料馆藏目前是一个什么水平,馆藏体系建设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张新兴:可以说,国家实物资料馆馆藏资源正日益丰富,馆藏体系基本形成。

  作为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实物地质资料库拥有立体储存和自动化管理库房两座,实物库建筑面积3360平方千米,储存架位10920个,可储存约60万米岩芯,其设施规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库藏已拥有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特殊性和系统性的实物地质资料254份,其中包括大陆科学深钻岩芯在内的近20万米岩芯,近百座重要矿山的大型地质标本,近5万片薄片和2枚“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标本,基本形成了以典型矿山岩芯和区调标本为主体、以大陆科钻岩芯岩屑和“金钉子”标本等为精品的国家实物库藏体系。

  通过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物中心先后建设完成了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地球资源展厅、大型地质标本园和地学科普长廊。根据规划安排,2012年下半年,实物中心还将开工建设实物地质资料馆配套服务楼,工程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大大提升包括岩芯观察室、专家工作室及开放式实验室在内的各项服务功能,实物中心的公益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实物资料库藏体系的建成,使实物中心在对部局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对地质找矿提供资料服务和技术支持、对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管理与服务并重

  记者:作为国家级实物资料馆藏机构,实物中心在全国实物资料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新兴:作为国家级实物资料馆藏机构,实物中心全力推进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建设。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尝试,实物中心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方法体系,先后制定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和《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等法规及标准,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的建设提供了管理示范和技术标准。

  实物资料的筛选采集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实物中心依托地质大调查、危矿专项、整装勘查等项目的开展,落实了一大批珍贵实物资料的汇交工作,形成了系列实物资料成果体系。如,历时五年,抢救性地收集青藏高原实物地质资料98个图幅1500余条实测地质剖面,系统全面地反映了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沉积建造、构造结合带、岛弧—岩浆岩、变质岩、矿床矿化等基本地质信息,是极其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

  此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工作经过近十年的艰难探索,不仅大大丰富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藏体系,也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筛选采集方法。实物中心编制的《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矿产勘查类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和采集工作技术指南》,规范了国家库矿产勘查类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采集工作,同时也为省级实物库建设提供了经验,特别为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馆藏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记者:如何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建设,实物中心向社会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张新兴:实物中心主要从不断丰富服务产品、不断完善服务手段、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和积极开展教学实习和科普服务四个方面开展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建设。

  实物中心先后发布了国家实物资料馆简介、馆藏实物资料目录索引、青藏高原125万专题服务目录、典型矿山实物地质资料目录等,并定期发布目录资源信息,开展并完成了部分钻孔岩芯扫描、薄片显微照相、标本照相、实物资料著录等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

  除了提供常规观察、取样、测试服务外,实物中心建设并不断完善了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开设信息栏目30多个,可在线提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检索与浏览服务,2011年在线检索与浏览服务约1.5万人次。

  实物中心先后与来自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外专家开展了科技合作,接待了全国20多个省(区、市)地质资料管理部门、馆藏机构以及相关行业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考察,交流实物库建设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经验与技术方法。

  2009年10月,华北科技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在实物中心挂牌。2012年,中心又先后与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等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每年通过组织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等等,目前已接待社会各界累计约3万人次。

  服务找矿突破敲定新目标

  记者:实物地质资料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新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在当前地质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勘查成本和风险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对地质资料的利用需求空前迫切。

  一方面,地质调查的新方法新技术除了需要利用成果资料、原始资料外,尤其需要实物资料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随地质工作向海洋地质调查、科学钻探、深部探测及境外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不断拓展,将产生更多的新的有代表性的实物地质资料需要及时整理和保管。可以说,地质工作对实物资料的需求,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发展的基础。

  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按照汪民副部长实物地质资料公益服务要明确“三个基本要求”、抓好“三大关键环节”的具体要求,实物中心制定了加强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提高公益服务水平的新目标:一是要深挖实物地质资料工作的重大意义,弄清实物地质资料对推动地质找矿、保障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是要明确实物地质资料工作的基本要求,弄清实物地质资料的分布状况、分级保管要求和服务标准;三是要抓好实物地质资料工作的关键环节,推动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公开、服务放开和公益牵头;四是根据找矿突破整装勘查区的需求,提供实物资料目录的服务;五是提供专项勘察服务的实物资料标本;六是要积极参与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顶层设计和管理示范,不断加大为部局工作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的力度;七是要大力推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实物中心公益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成并不断完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这些任务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一个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地质找矿、助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