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我国启动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

来源:岩溶地质所 作者:苏橹萱 发布时间:2012-04-18

   为深入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计划项目。

   据了解,我国岩溶塌陷分布广泛,已见于23个省区,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全国岩溶塌陷达809处以上,塌坑总数超过3万个。在我国发生的各类地面塌陷中,以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特别是近年来,广西、湖南、江西、广东、湖北、福建先后产生的多起重大岩溶塌陷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这次启动的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实施,包括6个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包括岩溶地质研究所、湖北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湖南省地质调查院。这是我国第一次开展区域性岩溶塌陷调查工作,本着“先示范、后推广”的原则,未来4年间将先期在我国重点岩溶塌陷区—武汉地区、湘中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桂中地区开展1:5万岩溶塌陷灾害调查示范,重点查明岩溶塌陷类型、发育背景、时空分布规律、主要控制因素、诱发(触发)因素和发育判据;针对不同地区岩溶发育特点、岩溶塌陷形成演化规律和大型工程等人类活动特征,开展岩溶塌陷风险管理区划,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我国岩溶塌陷调查评价和探测、监测与防治技术要求;初步建立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方法体系;实现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服务,为岩溶区重大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安全保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