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钢铁丝绸之路”结出累累硕果

——“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沿线基础地质综合调查研究成果专辑”出版

来源:地质力学所 作者:杨健 发布时间:2012-03-21

    由地质力学研究所和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共同组织实施的“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基础地质综合调查”计划项目,组织各工作项目对项目调查研究成果进行提炼总结,在《地质通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部分成果在《地质通报》2-3期“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沿线基础地质综合调查研究成果专辑”上刊发。该专辑中收录了25篇大瑞铁路沿线基础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环境地质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内容囊括了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地应力场数值模拟、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岩溶地质、地质年代学、地质灾害和岩土工程等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

    被誉为“钢铁丝绸之路”的泛亚铁路,是连接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铁路通道,因此,该工程的实施对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区域开发以及有效提高国家战略安全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云南大理—瑞丽铁路(简称“大瑞铁路”)处于泛亚铁路西线的关键地段,全长约336km,北起大理,向西南经保山、龙陵、潞西,南至著名边境城市瑞丽,穿越滇西的主要经济走廊带,属于泛亚铁路中的 “咽喉”工程,它的科学设计、安全建设对铁路今后的稳定运营至关重要。

    2007年9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设立了《云南大理至瑞丽基础地质综合调查》计划项目,由李贵书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在大瑞铁路沿线开展22个图幅的1:5万基础地质综合调查,同时还专门针对铁路设计施工及沿线地质灾害防治需要,部署开展了铁路优选线及两侧各两公里廊带区的1:2.5万综合地质调查工作。

    在地调局基础部的指导和支持下,项目以平均250-400米的路线间距,填绘完成铁路优选线路廊带区的1:2.5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以平均500-800米的路线间距,填绘完成沿线区域22幅1:5万地质图。各工作项目组详细查明了铁路建设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并从地质力学、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和数值模拟等多学科角度,全面完成了大瑞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调查研究与综合评价工作,为保障铁路安全建设和未来稳定运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和科技支撑。项目成果被铁道部专家誉为是地质工作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典型范例。

    成果专辑的出版,不仅可在该区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基础地质理论研究方面起到重要的学术参考作用,而且也为滇西南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起到必要的地质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