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武汉地调中心两项目获中南区项目质量展评优秀

来源:武汉地调中心 作者:彭桂梅 发布时间:2012-03-07

   近日,从中南地区地调查项目质量展评相关会议上获悉,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湖南新晃—贵州铜仁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和“湖北1:5万汪家营、利川市、忠路、黄泥塘幅区调”综合评定均获得了“优秀”。这是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贯彻落实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质量年”活动获取的首次质量展评优秀。

   经了解,“湖南新晃—贵州铜仁地区矿产远景调查”系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工作项目,隶属于“湘西-鄂西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工作起止年限2011年—2013年。总体目标任务是:以铅、锌为主攻矿种,在湖南新晃—贵州铜仁地区通过开展矿产地质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遥感地质解译等工作,查明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利用大比例尺地物化遥等手段,配合地表工程,系统开展矿产检查,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为下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预期提交找矿靶区8处;提交新发现矿产地2处。截止日前,项目设计批准的各项实物工作量已全面超额完成。

   “湖北1:5万汪家营、利川市、忠路、黄泥塘幅区调” 系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工作项目,隶属于“湘西-鄂西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工作起止年限2009年1月-2011年12月。目标任务是:在充分收集和研究测区已有地质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 000)、《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等有关技术要求,综合利用区域地、物、化、遥资料,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开展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完成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总面积1768平方千米。截止日前,该项目基本完成了项目设计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满足项目总体任务要求,取得了较丰富的数据和资料。并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野外验收,其中汪家营、黄泥塘两个图幅分获优秀级。

   “抓质量,力争出一批有影响的大成果”是武汉地质调查中心2012年度地质科研工作主要目标。为此,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将2012年定为“成果质量年”。在建立健全了作业组、项目组、总工办三级质量检查制度的基础上,中心加大了三级质量检查的执行力度,严把三级质量检查关。 “湖南新晃—贵州铜仁地区矿产远景调查” 和“湖北1:5万汪家营、利川市、忠路、黄泥塘幅区调”两项目自检率、互检率均达100%,总工办野外抽检率分别为26.7%、30%,为本次参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针对项目提供的资料,此次质量检查采用室内检查的方式进行全面检查。专家组认为,“湖南新晃—贵州铜仁地区矿产远景调查”矿产远景调查方法、技术使用符合规范要求,工作安排部署合理,化探和矿产地质测量工作质量以及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符合规范要求,资料整理及时、工整、规范,并分类装订成册,质量检查记录完整并整改落实到位,反映质量体系运行正常和项目组同志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湖北1:5万汪家营、利川市、忠路、黄泥塘幅区调”项目工作进度正常,人员配置合理,人员投入基本到位,提供的各类资料齐全、丰富、文图相符,路线部署合理、实施到位,剖面控制较好,实际材料图内容丰富;测试资料较齐全,岩矿鉴定质量高;质量管理体系健全,项目组内部检查认真,检查记录齐全,质量整改到位,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良好。

   据悉,此次中南地区项目质量展评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质量检查组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室领导及专家组成。来自中南各省(区)基础地质、矿产、水工环等专业共24个项目参展,参展单位11个。经综合评定,有8个项目获优秀,15个项目获良好,1个项目获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