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确保地调、科研和开发的工作质量,我所于2004年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05年2月通过北京中设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证,获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目前质量管理体系已运行一年,状况良好。现将我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我所于2004年上半年开始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在体系认证过程中,历经了五个阶段,即准备、体系策划、文件编制、体系运行和认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作好质量管理体系,我们成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聘请了北京智宝联技术咨询公司作技术指导。首先进行了全员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基础知识培训,在充分理解体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所的业务范围和工作方式,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格式,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过程职能部门,通过对原有科研、地调、科技开发、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与科技工作相关的管理办法、职责和运行方式逐一梳理,查漏补缺,重新对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地调科研的生产过程、设备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确认,形成了涵盖水工环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研究(含仪器研制与开发)、岩土工程(勘察与检测)认证范围的比较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随后的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检查和内审,逐步加强体系运作的规范性和适宜性,使质量管理管理体系由被动性的执行转变为日常的工作习惯。这样,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所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和运行,并且于2005年2月一次通过了北京中设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认证,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回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认为在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一定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1、取得领导的认可和支持,统一思想,有效地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和整合;2、进行全员质量体系基础知识的培训,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人人有责、共同参与的共识,而不只是一个部门和业务科室的工作。3、将质量管理体系与日常管理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质量体系的运行落到实处。
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取得的主要成效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我所各项管理工作和地调科研项目都得到了有效促进,管理更加规范化,工作效率较之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首先,通过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者、职能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相关岗位的职责,制定了文件化的控制程序,使我所的职责、职权分明,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要求,让全体人员都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做和做得怎么样、如何自我评估和自我控制。全所职工均按规定的要求去做,形成了一个全面控制、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克服了以往那种凭经验管理的不规范做法,解决了交叉管理、内部协调不畅等问题,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推进了对地调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监查工作。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一种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手段,还是一个从项目立项、设计、实施到完成各个环节受到监测和控制的管理体系,它覆盖了地调科研项目运作的整个过程。地调项目控制程序文件的编制,就是以地调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为依据,对地调项目的立项、设计、评审、野外工作、野外验收、室内整理、报告编制、报告评审验收以及与项目有关的外协、采购等环节和过程都进行了文件化控制,做到了职责分明,有据可查。有效地杜绝了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问题发生,使项目每一阶段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得到了保障,并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保证项目按计划、有效实施和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由于体系运行时间短,对体系的认识和有效掌握还没有完全到位。在我所引入ISO9001标准过程中,经过多次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工作质量检查等发现,所内部分人员对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标准的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还不够,对体系的各环节还没有完全掌握,在实践中不能有效地运用ISO9001的管理理念和所提供的管理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现象。
另外,体系运行还不够规范。从管理理念和思路来看,我所引入ISO9001标准应该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但长时间受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质量体系运行还不是很规范。主要原因是:ISO9000族标准中概念太多不好掌握;ISO9001标准与我所工作实际如何结合,还需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持续改进;现有的部分文件虽然很规范,做到了事事有记录,时时有记录,但有些还是过于繁琐,执行起来不是很方便,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造成工作成本上升问题等等。如何简化过于繁复的程序和记录,而又有效地达到监测和控制的目的,这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领会ISO9001标准的概念和精髓,并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利用和理解。
因此,有效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并将ISO9001标准的管理理念与现有的管理模式相融合,需要长期的不断实践,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持续改进。
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认证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