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组建于1999年7月,是由原上海市城市地质研究院和地质勘查技术研究院合并而成,隶属于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主要从事上海地区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综合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承担上海城市地质和环境监控测试任务,长期进行上海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动态监测,以及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工作。同时还积极参与上海市重大建筑工程项目和其他市场项目。全院现有职工132人(不含聘用职工),各类仪器设备700多台套。
面对责任重大的国家任务和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院领导决定居安思危,自加压力,自觉贯彻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机制。首先是上海市地质勘查技术研究院于1998年初开始贯标准备,起草文件和实际运行,经过一年半的认真努力,于1999年6月通过了第三方质量认证,并取得了认证证书。地调院组建后,又决定在全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1年2月获得了地调院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但当年ISO9000标准换版,因此,院又决定在2002年按新版标准改写文件,同时将地调院和地勘院两套体系文件进行整合,并于2002年6月对两院新建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复评审核,获得了第三方质量认证的新证书。此后,每年按规定进行一次监督性审核,并于今年6月按期对我院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又一次复评审核,并获得了新证书。
从上述的贯标进展过程可以看出,从1998年开始,院里就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未中断,并能持续改进和提高,这对全院的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职工的质量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各项管理制度也更健全了,控制质量的方法更严格、更全面,也更科学了。
自贯标以来,我院每年完成的一百多个项目,其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并在近4年连续获得了国家、国土资源部和上海市一项一等、五项二等、二项三等科技进步奖,院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
主要做法
在执行标准规定的各个条款时,既要严格,又要符合实际情况:
文件控制方面:
我院共编写质量手册2本(地调院、地勘院各一册),两院共用程序文件18个,作业文件12个,各类质量记录表式67张。对标准中的全部条款,都遵照执行,没有删减。
作业文件中主要是一些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而没有把专业规范和地调局有关制度的内容放进去,因为那些规定也是必须执行的,不必要重复规定。
质量记录表格中未包含规范规程中所附的技术记录表式,因为那是另一个范围的记录。
除上述文件外,每年年初还要更新发布一次有效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清单,有效计算机软件清单,在用仪器设备清单(含校准周期),人员资质清单,合格供方名单等,以及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内审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等。这些文件都要进行控制,包括其编制、审查、批准、发放和更换等,都是按规定执行。
设计和开发的控制方面:
根据本院所承担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对设计和开发的控制方法划分为两类,并在本院质量体系文件中做出了规定,这样做是允许的,近来ISO/TC176机构对ISO9001:2000标准部分条款的解释中(第12条)已经认可了这种做法。
(1)对于地调局的大调查项目和其他研究性项目,我们都按标准规定的设计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个环节实施过程控制,并填写相应质量记录。
(2)对于市场生产项目,因其策划和输入内容比较简单,我们则简化设计控制的过程,只进行设计校审和评审即可,顾客有要求时,也进行设计确认,但均需填写相应质量记录。
过程和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
(1)过程监控主要通过每年一次的外审、内审和管理评审,对全院各部门、各专业的过程能力进行检查。
(2)项目工作质量通过一线人员的自检、互检、项目组和所属部门的质量抽检和考核计分控制原始资料质量,院总工和总工办每季度对各部门项目质量抽检一次,并将抽检结果向全院通报。
(3)院总工办每年对已归档的全部项目资料全面进行检查考核计分,并评定其质量等级,作为评价全院和各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依据。
(4)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要进行可用性验证,对采购产品要进行进货检验或对分包产品进行验收或评审。
(5)此外,地调局项目还要接受地调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评审,测绘项目要接受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专家检查。
(6)所有上述各项检查都留下相应质量记录,以便进行复检和追溯。每次管理评审、内审、季度检查和综合考核结束后,还要写总结报告,并向各部门下发。对每次外审中审核员提出的意见都整理成书面材料下发,以便各部门了解情况,并举一反三进行整改,防止重复发生同类错误。
(7)在过程和产品的质量监控工作中,对检查数据尽可能应用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出统计图表,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纠正措施。
几点体会
1.在地勘行业贯彻ISO9000标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院贯标8年的实践证明,地勘工作中的各个过程是该标准可以包容和覆盖的,没有什么条款必须删减。过去我们地质系统用三级验收控制工作质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几十年来行之有效,但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经济,原来的验证方法则显得控制不全了,还有一些影响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过程)未能包含,如:对顾客要求的评审,对顾客财产的验证,对采购和分包的控制,对人员资质和设备校准的要求,对规范和软件版本有效性的检查,对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和对质量隐患的预防措施等等,在过去的传统质量监控内容中都是容易被忽略的,而贯彻ISO9001标准就能使我们控制质量更全面、更细致、更有条理,也更具程式化,效果也就会更好。
2.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决心是贯标成功的关键和保证。普遍的培训教育加上必要的经济奖惩是发动全员参与的有力措施。经常检查贯标情况,并将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是保证质量体系能持续运行的有效做法。
3.质量体系文件一定要写好,并要不断修改,使之既符合标准,又符合实际,真正达到:“该做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真正在本单位实现:“事事有章可循,事事有据可查,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监督”。
4.质量记录一定要认真和及时,这样做既是对顾客负责,也是为了自我保护,在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中,留下证据尤为重要。
5.质量认证的通过,只是表明已经建立了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了稳定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但并不能保证今后所有产品的质量都能合格,因为人员在更新,设备在更新,体系也在更新,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持续改进。
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认证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