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先后对已按ISO 9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的河北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内蒙地质调查院、宁夏地质调查院、江苏地调院、黑龙江有色地勘院、南京地矿所等8个单位进行了认证后的首次监督检查,检查发现,通过我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普遍领导重视,全员质量意识明显提高,质量目标明确,且分解到各部门及项目组,质量记录基本齐全,主要环节得到了有效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及管理评审等活动都能按计划正常有序地进行,与标准或与实际工作不相符合或不相适应的文件得到了及时的修改和完善,体系运行情况良好。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精心地策划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出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及严密的实施方案,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借以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认识到位,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完全将质量管理体系与日常管理融为一体的思想,解决标准相容问题和提高自身建设问题,喊出了打造全国最强地调院的口号,从发展的目光提出了持续改进,自我完善的思想。
陕西地质调查院,自2000年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一直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不断提高,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到最后认证,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期间文件经过了多次改版,多次内审,将最初的质量方针“顾客至上,质量第一”改正为有自己特色的“致力环境资源调查,提交社会满意成果;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不断提高管理业绩”。根据质量方针,调整了质量目标,分别制定了年度目标及部门,并将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他们认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是关键和基础,设计编审、野外施工、报告编审等三个主要过程是重点。其中,野外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正是重视了质量管理,他们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自1999年以来,共承担各类地质大调查项目75项,已提交的审查的项目成果报告43份。其中,被评为优秀的22份,良好21份。优秀率达51%,优良率达100%。
安徽地质地调院在运行质量体系中,注重工作环境的改善、技术装备的更新、人才培养及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营造向上、求实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和单位的整体功能。两年来,通过运行质量体系,人的素质和项目工作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保证体系长期运行有效,他们还把年度奖励制度与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挂钩,通过内审工作予以兑现。现在,该院实力得到了明显加强,信誉提升,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河北地质调查院,质量体系建设取得了成效。该单位在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前,出现过未通过专家组验收的项目,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彻底消灭了不合格项目,优良率达100%,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等。
总之,通过年度质量体系审核,专家们一致认为,上述8个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良好,全部顺利通过年检。但同时也指出,尽管总体上看,体系运行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标准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偏差。控制一些重要环节的质量记录还不够齐全,贯标在某些单位还没有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持续改进还不够及时等等。
专家对此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建立质量体系的单位坚持运行质量体系,不要放松,更不要半途而废,只有加强规范化管理,才能提高自我完善能力;二是希望这些单位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并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把质量看成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追求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真正达到让客户满意;一是希望通过此次年检,各单位认真总结质量体系运行的经验和教训,修改完善体系文件,保持体系持续改进,使体系运行状态达到最佳。(质量处)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