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求,河北省地质调查院依据GB/T19001-2000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2001年7 月1日正式发布质量管理手册,开始试运行,2001年12月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质量体系认证。通过一年的质量体系运行,使我院质量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初步效果。
一.“贯标”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深化员工质量意识教育的过程。在“贯标”过程中通过学习贯彻GB/T19001-20000标准和进行质量教育培训使全体员工在认识上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在观念上有一个根本性的更新,在行动上有一个根本性转变。每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贯标”不只是领导的事情,而是组织内部全体员工共同的事情,质量管理人人有责。每个人必须把好自身岗位工作的质量环节关,才能保证地调项目的成果质量,提高全院的质量管理水平。正是因为员工的观念、认识有了转变和提高,在质量体系运行和地调成果形成的全过程中都能遵循质量文件规定,使质量管理工作进入良好的秩序和程序,使影响地调成果质量的诸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二.“贯标”给组织的员工带来一种责任
在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同时,组织的全体员工即承担起了一种责任。因为“贯标”具有严肃性和有效性。从严肃性角度讲,“贯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实实在在的管理行为,决不能单为了取证而搞形式主义。质量手册一经发布,就成为组织的法律法规,员工必须规范执行。从有效性角度讲,组织的体系文件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能做到的就写、写出来的一定要做,决不允许质量体系文件写的头头是道,但管理上的问题俯拾皆是,达不到预期效果。通过了认证并不是“贯标”所追求的目的,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是“贯标”真正追求的目标。“贯标”就是要承担这种永远对顾客的利益负责的责任。
三.“贯标”促进了规范化管理的进程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在原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的基础上吸收相关地勘单位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组建而成的。原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的人员构成也是从全省各地勘单位选拔组成的。这些来自不同地勘单位的技术人员已经各自习惯于在原地勘单位形成的工作技术方法,进入地调院后一直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主要反映在各类原始编录的格式内容不一致方面。通过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地调项目的野外技术人员,按“地质调查项目过程控制程序”和各专业作业指导书规范作业,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工作技术方法不一致问题。
四.“贯标”增强了组织的信誉
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不仅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也为社会顾客提供了质量保证,增强了我院的信誉。如2001年我院争取地质大调查项目资金1247万元,争取大调查项目以外的项目资金仅57万元;2002年分别达到1272万元和230万元。这即是通过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增强组织信誉的结果。
五.“贯标”提高了地调成果的质量
2000年度,我院承担地调项目11顶,由于组织初建,管理工作没有完全理顺等原因,致使有4个项目出现了质量问题,最终成果不能通过验收。2001年度我院吸取了上年度的教训,加强了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全体员工严格按体系文件要求规范自己的工作,地调项目各质量环节均得到控制。所以年度承担的19个项目没有出现不合格(主要监控点,包括设计、野外验收、最终成果验收),除一项及格外,其它均达良好级以上。
2002年度我院共承担地调项目17项(包括续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已通过评审验收的主要控制点共10项,其中5项良好,5项优秀。这充分说明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后,我院地调成果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证实了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六.“贯标”使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贯标”,健全完善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了信息有反馈、行为有规范、管理有程序、工作有标准。全体员工按工作标准做好岗位职责规定的事情,管理有条不紊。另外,员工质量意识的提高,对质量管理内含理解的加深也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如“贯标”前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多是就事论事。通过“贯标”过程,通过对GB/T19001-2000标准的学习贯彻,员工对质量管理的内含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出现的不合格除进行纠正外,还要追溯其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现在员工又把注意点逐渐转移到寻找预防措施上,以求消灭不合格的发生。
总之,通过一年的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贯标”是规范组织行为、增强组织自身约束机制、提高组织自身素质、提高地调成果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认识到,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只是“贯标”的开始,应用“PDCA”循环,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是组织追求的永恒目标。(王启友)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