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30分钟,283人紧急撤离

——贵州省镇远县㵲阳镇地质灾害成功避险纪实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佳丽 潘齐平 发布时间:2017-07-21

“今天轮到我值班,明天也要值。”7月1日是星期六,笔者来到贵州省镇远县㵲阳镇沿河村时,碰到了正在值守点值班的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由于连日来的持续性强降雨,乡镇工作人员三人一组进行轮流值班。

当天,降雨减弱,天已放晴。镇远县境内的 阳河依旧浑浊咆哮,携沙带泥奔流不息,而坐落在河畔的沿河村却已经恢复了宁静。只有不远处土黄色的滑坡面在提醒着人们,半个月前这里曾发生过一起地质灾害。而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报灾及时、撤离迅速,受到地灾危及的64户283人成功避险,无一人伤亡。

撤!30分钟争分夺秒

“快!水渠塌陷开始渗漏了!”

“水电站引水渠要垮了!快点撤!”

6月11日18:30左右,沿河村谢家寨组村民杨正海一连打了两个电话,第一个打给村里负责地灾巡查的村干部钱洪胜,随即打给白岩河水电站的负责人罗政增。

钱洪胜接到电话后,一边组织人员赶往谢家寨,一边把情况上报到镇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罗政增则立即通知水电站职工到源头断水。

入夏以来,黔东南州各地遭受暴雨侵袭。6月11日,杨正海同平时一样上山放牛。路过半山腰的水电站引水渠时,他发现水的流向不太对劲,堤坝上还有一条小小的裂缝,杨正海折了一根树枝放在缝隙中,“没想到一下子就冲走了,我有点怕,往后退了一步,地开始往下沉”。回忆起当天下午的情形,杨正海心有余悸。

顾不上自家的牛,他一边往山下跑一边打电话。到山下的时候,村组干部已经在鸣锣喊寨,组织村民和水电站职工紧急撤离避让。村民被分成两批,在山脚附近的到地势较高的田坝处集合,靠近河边的去往桥上避险。钱洪胜还组织村民抬来木桩设置成简单的警戒线,确保群众不踏进危险区域一步。

险情,刻不容缓。

30分钟内,所有村民被组织撤离。

大约19时,山体开始大规模滑坡。

“只听到轰隆隆的声音,水和土混杂着石块从山坡上往下滚,太吓人了。”参与组织撤离的村民钱洪成回忆说。几分钟后,水开始分流到村里,出现了更大面积的滑坡。“这时候大家才感到后怕,站在雨里不敢回家。”

治!24小时不眠不休

镇远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潘刚带着队伍赶到沿河时,山体已经开始滑坡。他们丝毫不敢懈怠,立刻组织有限的人员进一步排查农户,确认大家是否全部安全撤离。

随后,县应急办、水务局、消防和公安特勤陆续赶到,在现场临时指挥部的指挥下有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消防官兵用两枚探照灯时刻关注山体动向,特警队伍则拉起警戒线开始24小时值守……

21时,山体不再滑落,险情却依然存在。处于安全地带的村民可以回到家中,而少数靠近地灾隐患点的村民只能暂时借宿在邻居家中。

6月12日凌晨4时,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赶到,但由于四周漆黑一片,无法进一步开展工作。

天刚露白,面朝村子的山体几乎全部垮塌。据专家测算,滑坡体大约23万立方米,白岩河水电站两栋宿舍楼以及10千伏白卫线2号杆塔被滑坡土体掩埋。而流经村子的白岩河由于垮塌山体堵塞,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堰塞湖,殃及周边民房和农田。

清晨6时,潘刚带着省地质专家上山实地勘测。经专家推断,这是一起典型的由暴雨引起水渠渗漏导致的山体滑坡。受暴雨影响,引水渠每小时流量可达4000立方米。“如果没有及时预警撤离,后果不堪设想。”潘刚说。

“我们算是幸运的了。”杨正海说。杨正海家中两亩地被埋,粮仓被冲毁,3000斤粮食和1000斤玉米被掩埋,去年10月才修好的新房现在无法入住……这次滑坡共造成沿河村直接经济损失326.2万元,但是无一人伤亡。

当天早上,镇远县地灾应急指挥部和5个工作组正式成立,根据专家意见形成的治理方案也随即出炉。其后,堰塞湖也完成了清理工作。

防!永不松懈群测群防

灾情发生以来,尽管由于持续降雨,滑坡面还未能进行有效治理,但镇远县应急指挥部下的灾情统计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水利保障组和善后工作组有序开展工作,确保了沿河村谢家寨组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在更早以前,镇远县通过召开现场培训会,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培训,要求监测员发现险情要第一时间组织撤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同时根据事前演练的安全程序,设置警戒线和警示牌,并在第一时间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地灾防治办公室。

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还在汛期之前组织开展了地灾防治知识培训,并到有地灾隐患点的部分村寨开展地灾防治知识宣传。同时,通过黔东南电视台组织播放地灾防治宣传片和微电影《守望者》,让地灾防治知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下,黔东南州积极开展“群众报灾、部门查灾、专家核灾”专项行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畅通报灾渠道,并推行有奖报灾,切实提高群众主动报灾、防灾、避灾和救灾的能力。

据统计,今年6月份,黔东南州共成功避让3起地质灾害,紧急撤离111户4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