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建设年——
人才素质提升“路径图”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杜新波
发布时间:2016-03-24
阅读提示
今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姜大明部长明确指出2016年在持续抓好作风建设的同时,将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各级国土资源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种能力:懂全局、管本行的能力,抓重点、破难题的能力,抓落实、求实效的能力,崇廉洁、拒腐蚀的能力,以此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履职担当、善作善为的能力和水平。
那么,“能力建设年”我们到底该从哪里着手提升干部素养和队伍水平?本期我们邀请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专家探讨干部能力素质建设的重点内容及建设途径。
2016年国土资源部在全系统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国土资源改革发展和全面提高国土资源干部能力素质的重大举措。笔者重点从人力资本开发角度,围绕能力素质内涵构成、建设重点和路径上进行探索,期望能为“能力建设年”活动提供借鉴。
干部能力素质内涵与构成
人的素质是包括德、识、才、学、体有机结合的综合体。职业素养包括价值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进取心等,是影响一个人能力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能力素质”是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产生价值的内在能质。现代人才学研究,把人的素质因素归结为德、识、才、学、体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其中德为品德,包括心理品质、伦理道德和政治品德;识为见识,体现为政治见识和业务见识;才为才能,体现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学即知识与学问,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具学科知识;体即人的体质,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考察和培养干部人才的素质,必须从德、识、才、学、体整体上来研究和把握。
现代人力资源研究和管理实践证明,影响一个人最终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是职业素养,即价值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取心等。目前我们把“能力素质”作为一个概念范畴提出,主要突出当前能力在素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当前,随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能力恐慌”、“本领恐慌”日渐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紧迫问题,与思想、品格、知识、心理等内在素质相比更加重要。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把握干部人才能力素质的科学内涵,既要有整体观又要突出重点,同时要与时俱进。
干部能力素质建设重点
国土资源干部须具备懂全局、管本行,抓重点、破难题,抓落实、求实效,崇廉洁、拒腐蚀四种能力,具备国土资源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干部的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国土资源干部而言,还要把握当前国土资源职责履行和改革发展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应重点把握好三方面:
一方面,必须把品德建设放在能力素质建设的首位。在人力资源开发结构中,世界观、人生观、思想觉悟、劳动态度、道德信念、志向等品德因素对劳动者智力、体力因素发挥着关键作用、导向作用、动力作用和协调整合作用。在当今时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我们党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高度重视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相继开展“四风”整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更加重视思想建党,促使各级干部在守纪律、讲规矩、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上善作善为。从当前看,加强国土资源干部品德建设,重点是要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增强看齐意识,更加自觉地尊崇党章、履行党员义务,真正做一个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干部。
另一方面,更加突出适应新时期的能力素质锻炼培养。在国际上,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把提高公务员能力作为迎接国际新挑战和增强国家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并积极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不同级别的公务员能力标准和框架。例如,美国对于高级公务员要求具备领导变革、团队领导、结果导向、商业头脑、建立良好关系等5方面22项核心能力资格。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对新时期干部能力素质提高提出了挑战。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明确提出要“深学笃用”、“用好辩证法”、“创新手段”、“守住底线”,这实际是对各级干部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执行能力、科学方法论运用能力、改革能力、法治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干部管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加快转变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破解国土资源支撑保障难题,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资源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全面履行“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职责,这些都对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干部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今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提出,国土资源干部要加强懂全局、管本行,抓重点、破难题,抓落实、求实效,崇廉洁、拒腐蚀等能力建设,这些能力素质就是当前国土资源干部能力建设的重点。
此外,要把知识学习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因此,国土资源干部必须把学习知识放在重要位置,必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包括哲学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基础知识、经验知识等。国土资源干部作为行业党政人才,目前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强化国土资源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国土资源工作的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同时要强化经验知识的积累,提升自身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干部能力素质建设路径
通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和完善培训机制,为干部人才成才“给位子、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并引导干部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实现整个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人才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
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包括干部自主开发、组织开发和社会开发三个层面。自主开发强调干部自己是素质和能力开发主体,自己对自己成长、发展负责,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实施和自我调控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组织开发和社会开发最终要通过干部自主开发来实现其价值。提升国土资源干部能力素质最终也应在促进干部自主开发和实践培养上,而不是单一的培训,重点要在四方面着力:
其一,科学引导干部建立自主开发机制。国土资源干部作为高素质的人才群体,一般都具备自主开发的能力,当前关键是各级领导要进行合理引导和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各级国土资源干部自主开发的动力。每一个国土资源干部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特长,确立自己职业目标体系和行动方案,并根据形势环境变化及时调控目标、心理素质和智能结构,从而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其二,建立健全“以用为本”的人才实践成才机制。“以用为本”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干部人才工作领域的深化和落实。目前国土资源干部普遍存在来源渠道单一、成长路径趋同、缺乏复杂岗位磨练的问题,干事创新创业经验偏少。为此,提升国土资源干部能力素质关键就是要给位子、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把年轻干部放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上经受风吹雨打;推进干部跨部门多岗位交流,改善干部业务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同时,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爱才、识才、求才、用才、容才、育才之艺,使每一个国土资源干部都能够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尽其功。
其三,不断完善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要积极探索科学化、个性化培训内容体系和模式,注重把现代企业培训教育方法引入到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当中。例如,分层分类构建基于国土资源干部胜任能力的“学习地图”,为国土资源干部设计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学习路径图和全员学习规划蓝图;在高级培训班中引入“行动学习法”,将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和实际行动有效结合在一起。此外,还可借鉴企业大学模式,把共建高校、培训基地、重点实验室、干部教育培训网等培训资源整合起来,创建国土资源教育联盟,为国土资源干部干部提供全新、系统的培训支持。
其四,积极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从整体上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切实把国土资源干部人才视为实现国土资源战略目标、提升工作绩效和增强行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通过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轮换、绩效评估、激励性报酬、工作设计、训练开发、信息共享、组织分权等)与国土资源组织人力资本库(各级干部知识、技能与能力等)进行有效互动,从而实现整个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人才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达到人本管理的新境界。当然,这就需要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包括实施现代化干部人才绩效管理、干部人才胜任素质评价和现代化干部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等。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