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向决胜全面小康冲刺

——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之际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评论员 发布时间:2016-03-17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回望10余天的会议,从新发展理念到供给侧改革,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十三五”规划纲要,从19场记者会到“部长通道”,这些属于2016年“两会时间”的关键词和镜头影像,不仅勾画了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也向全世界展现出她越来越自信、成熟、开放的东方“气质”。

  这个春天,我们迎来又一个5年开局,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要破浪远航,必须换上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由异军突起的新动能和升级转型的旧动能融合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以更有质量的发展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我们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就会闯过困难的关口,跃上希望的高原。

  在这个痛苦和希望并存的转型过程中,作为传统要素的土地和资源,如何重新定位继而更好地保障和服务大局,愈显举足轻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设置的“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年均增速”这两个约束性指标,将成为未来5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指挥棒”。

  守红线、守底线,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到底,任何时候也不能变。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制度仍将是国土资源工作秉持的重要工作理念。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这是生态建设、粮食安全等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留住城市周边的良田、倒逼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追求以最少的生产要素产生更多GDP、促进产业不断升级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新常态,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要求我们以改革的新思路破解难题,助力中国经济实现“正确的打开方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76次;“十三五”规划中,供给侧改革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都彰显了本届政府势必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役的决心。具体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以农村土地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矿业权管理等改革为突破口,向市场要活力;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土地制度创新,通过优化用地结构、降低用地成本等方式增加土地有效供给,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效。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把亿万群众勤劳和智慧的空间拓展开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新的时代画卷徐徐展开,中国“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大计已经谋定。我们期待借会议东风,凝聚中国共识,增强中国信心,汇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作最后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