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发展中获得“长跑后劲”
——访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孙丰月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周怀龙
发布时间:2016-03-14
“绿色与发展并非一对矛盾体,二者的协调统一和有机融合,构成了不同以往的发展途径,获得的是发展质量提升和长跑后劲。”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孙丰月说,要实现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个人应养成“绿色意识”,企业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排放”,另外要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持续增添“绿色动力”。
翻开孙丰月多年来的两会提案,从《加大对东北西部引水工程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到《开发利用洁净能源根治空气污染的建议》,作为地质矿产领域专家的他,多年来对“资源”、“环境”情有独钟,因为这两个词不仅仅是他事业研究的总课题,更是他参政议政履职建言的出发点。孙丰月告诉记者,他今年的提案依然是紧扣自己的“专业”,关于地热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安全问题。
“由于经济下行和发展速度的降低,国内外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明显下降,进而影响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行业的投入,从而引发整个地质行业的下滑。”对于地质矿产行业的发展,孙丰月说,“我们也要看到地质矿产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依然大有可为。”
首先,从国家的长久发展来看,依然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支持。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发展速度和体量依然保持中高速,这一发展态势下对原材料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依然很大。
其次,“从整个国家发展大战略看,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政策很重要。”孙丰月说,很多资源国家的地质工作程度比较低,他们对地质和矿产资源以及能源的市场需求很大。对于国内地勘单位而言,这一块也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
然而,最为重要的是,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现在国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都与地质行业发展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绿色发展这一块,无论是探矿、采矿还是选矿都涉及到绿色化,不仅我们的发展理念需要转变,而且要在绿色发展中增添地质行业发展的‘绿色动力’,才能在发展长跑中获胜。”孙丰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