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留住冰川,拒绝“冰山来客”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薛 亮 发布时间:2016-02-19
  ■除了取缔冰川旅游外,划定冰川保护区并制定管理条例、保护性开发冰川水资源、限期治理冰川周围工矿企业、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减少水土流失也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冰川资源的措施。

  对于想要尝鲜或者热爱探索冰川的旅行者们来说,迈向冰川的步伐可能要戛然而止了。

  近日,有消息指出,“十三五”期间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并建议相关旅游设施逐步变为远观冰川的度假区。笔者不禁要为这一明智之举拍手叫好。

  一直以来,冰川被誉为“固体水库”,它对河川径流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新疆是世界三大极端干旱区之一,水资源主要依托于冰雪融水。

  随着到新疆冰川探险、旅游者逐年增多,原本是生命之源的圣洁之地,如今却饱受到人类活动污染,着实令人痛心。同时,不少企业也看准这一时机,天山冰川概念的饮料纷纷上市,人工采集大量的冰川水作为饮料原料,可能使冰川失去生态平衡而萎缩。调查数据显示,过去50年,我国冰川总面积缩小了18%,每年平均有243.7平方千米的冰川消失。

  新疆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并呈现出加速减少的趋势。近年来,冰川旅游给新疆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十几年来其不到10亿元的冰川旅游收入,远不能弥补因为冰川崩塌、消融等危机带来的不可估量的环境损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旅游环境和自然资源唇齿相依。冰川形态不再,谈何旅游? 冰川资源稀缺且不可复制,加强保护迫在眉睫。只有从冰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探寻内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才能促进冰川资源与自然、文化、环境的和谐发展。

  冰川保护不是将冰川封闭起来,而是还其自然,回归原生态。除了取缔冰川旅游外,划定冰川保护区并制定管理条例、保护性开发冰川水资源、限期治理冰川周围工矿企业、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减少水土流失也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冰川资源的措施。

  拒绝冰山上的“来客”,可以换来宝贵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