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院士专家“会诊”滇西整装勘查区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 姚树兰 王正端 发布时间:2016-01-11
   近日,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技术指导组组长叶天竺、丁俊、谢国刚等40余名地质找矿专家,亲临滇西两个重点整装勘查矿区开展现场“会诊”。

  由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的云南保山—龙陵铅锌矿、腾冲—梁河锡多金属矿两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已先后探明多个大中型矿产地,是云南乃至国家资源勘查和找矿突破的重要战略远景区,但目前有的矿区(段、点)依然存在构造及成因不清、外围和深部工作程度较低等理论和技术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矿床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这两个整装勘查区块为切入点,专家们深入西邑、大松坡、来利山、土瓜山、滇滩等一批已初步探明或正作进一步勘查的铅锌、锡、铁矿区开展实地考察,现场讨论。

  专家们指出,创新始终是找矿突破的不竭动力,包括这两个整装勘查区在内的所有勘查活动,都要坚持不懈地把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创新放在首位,闯出一条符合“三江”实际、投资省、效益好的找矿新路子。

  保山—龙陵整装勘查区内的西邑铅锌矿,是“三江”南段近年实施攻深找盲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云南地质矿产勘查院正是运用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集成创新综合找矿,才使得西邑由矿点发展到现在的大型矿床,正积极筹备现代化规模型开发。院士专家一致认为西邑成矿条件好,研究较深入,要下决心争取更大突破。下一步要统一地层系统,加强成矿预测和矿产定位及矿化样式研究,加强铅锌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构造面、成矿地质作用特征标志的研究,深入研究成矿热液运移通道和成因,研究探索深部岩体与成矿的关系、深部第二空间找铜或钨锡多金属矿的可能,用西邑模式指导外围鲁图等地的找矿。

  针对两个整装区今后的找矿工作及研究方向,专家们提出,要特别注意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要认真研究同一矿区内多种矿物元素的相互关系,拓展找矿领域,扩大找矿成果。比如弄清滇滩铁矿北部锡矿中铁与锡的关系,通过加强物相分析、岩矿鉴定,查清矿物类型、赋存状态,突出铁中找锡、铁锡勘查同步推进。大松坡锡矿已见全岩钨矿化,矿在岩体内,岩体外还有没有矿;要特别注意在含锡岩体中找钨,前景可能很大。二要从当地成矿地质条件出发,认真研究花岗岩成矿问题。滇西一带花岗岩体规模大、分布广,这就要仔细研究燕山早期到喜山早期花岗岩的演化与成矿的关系。同云南个旧、广西大厂锡矿对比,这里也可能存在锡石硫化物型锡矿,层间错动带含矿,外围转换为铅锌矿脉,矿物组合由高温转换为中低温组合类型。三要扩大眼界,加强面上找矿,坚持区域展开,重点突破。滇西幅员广阔,已知矿床(点)多若繁星,一定要把这些矿床(点)放在大矿带、大区域范围加以对比和研究,争取战略性突破。从“三江”大区域看,要采取产、学、研结合方式,通过综合研究、工程施工,多学科、多手段、多种方法协调配合,由点带面,点面结合,寻找国家和市场急需紧俏的矿产。在花岗岩分布区,还要有选择地采集离子吸附性稀土矿矿样,第一步控制含矿层位和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优选靶区和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