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民生地质 大有可为

——首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民生地质勘查成果交流会侧记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于德福 徐国端 发布时间:2015-12-07
  大地质联着大民生。11月19日~2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民生地质勘查成果交流会,将社会的关注目光引向了地质工作的新态势——民生地质工作正在成为地质工作的新常态。

  民生地质有望成为新的产业群

  会上,透露了两组数据:2014年,在中央财政投资进行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176个市、932个县设立了地灾防治专项资金,全年投入地灾防治的总经费达到145亿元;据统计,我国在完成2020个县的地灾调查后,共发现地灾隐患点近30万个。

  我国民生地质的市场究竟有多大?从上述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已发现的近30万个地灾隐患点,绝大多数尚未治理,并且还有许多隐患点并未被人们发现。此外,随着我国地质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如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地面沉降和部分海岸海水入侵等,都对民生地质工作提出了潜在的需求。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领域,同样蕴藏着一个巨大的民生地质市场。

  来自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专家张进德透露,2000年,国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截至2012年,中央财政专项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超过234亿元,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总数达1898个,带动地方政府投资近600亿元。现在,两级政府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资金,基本保持在每年接近50亿元的规模。

  据国土资源部2013年完成的第二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共有11万多座矿山,要全部完成这些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专家预计所需资金将达上万亿元。

  在国家更加关注民生、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背景下,民生地质工作发展前景可观。

  民生地质领域实践成果引人瞩目

  近年来,在民生地质领域,有色金属地质从业单位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表明,这里的天地无限宽广。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率先亮出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单:将物探技术手段用于找地下水,打出上千口水井,解决了缺水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先后在安顺、黔东南等地实施了多口深层地热水勘察项目,成功开凿出多眼水温高、水量大、水质好的地热温泉;与铜仁市九龙公司形成了联合开发浅层地温能的合作协议,并计划将取温介质由土壤扩大到地表水、老矿井空气等;积极参与省组织的土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

  据该局总工程师金中国介绍,目前,他们的民生地质业务还涉及环境监测、辐射监测、环境污染治理修复、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探测、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室内环境检测、职业卫生检测等多个领域。

  交流会上还发现,有色地勘系统积极探索的民生地质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在重点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同时,已将业务广泛扩展到有色金属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矿山水害防治、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地下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等多个领域。

  可喜的是,在开展民生地质工作中,有色地勘系统在工作机制、项目实施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成立专业公司发展民生地质的相关业务,如: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将矿山环境治理与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融合,使原来“人见人痛”的矿山变成一个个新的景点,并大大提升了土地价值。

  开拓新市场需加快清除路障

  民生地质工作进一步拓展市场,还须清除发展障碍。交流会上,大家也形成了共识:要使民生地质工作成为一个新的产业群,行业内外均须付出努力。

  从市场环境看,目前国有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后,每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均有数量不等的国有地勘单位,也有以民生地质工作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公司。而大多地方政府倾向于对当地的地勘单位给予更多的市场份额,这种对“自己队伍”的保护性措施,不可否认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地勘队伍的市场开拓意识、技术创新意识,不利于民生地质工作的健康发展。

  从竞争状况看,同质化竞争现象普遍。目前,各地勘单位在实施民生地质工作项目时,普遍以矿产勘查技术手段为主。像辽宁有色108队投资数百万元添置管道机器人等专门设备的单位,在有色地勘系统尚属个别现象。而一些矿产大省,因近年矿产勘查业务量大,到目前甚至还未涉足民生地质工作领域。

  从工作水平看,低水平作业现象严重。特别是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上,普遍以复垦绿化为主,对恢复治理的矿区重新进行功能、用途等规划的少,易使社会形成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含量低、简单的认识,不利于这一业务的深度拓展。

  从技术标准看,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缺乏专门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规程和预算定额标准,给工程预算、投资控制、预算审查都带来许多不便和困难。

  民生地质前景无量,而距离真正形成新的产业群,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和从业单位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