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西宁市全力推进北山地质灾害治理

自2008年起已筹资5亿元分期开展灾害综合整治搬迁避让及绿化工作,并将继续投入治理资金20.1亿元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康维海 发布时间:2015-08-26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在提升地质灾害防治上采取多抓手、下猛药的方式,不断加强科技应用,提升防灾水平,并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8年来,该市共争取地灾防治资金5亿元,开展了西宁北山地质灾害综合整治搬迁避让及绿化工作,使北山地区的地质环境发生了较大改观。

 

西宁属地质灾害多发区,加之人口密度大、工程建设活动多,由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也在逐渐增多。目前全市共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098处,地质灾害隐患分布范围广,受地灾隐患威胁群众较多。特别是位于西宁市湟水河北岸的北山特大地质灾害区,西起朝阳立交桥、东至小峡口,东西长约14.01千米、南北宽约3.6千米,面积约50.6平方千米,涉及总搬迁面积92.19万平方米。地质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显示,该地区北山寺、林家崖等地危岩体及滑坡仍处于活动状态,有些处于临界状态,存在随时坍塌和滑动的危险,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企事业单位和市政设施共计50亿元资产的安全;城区长期无法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根据相关专家实地踏勘论证,北山已在2006年被确定列入国家级特大型地质灾害危险区。

 

此外,该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也关乎国家战略交通安全和文物保护。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接丹拉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兰新第二双线约20千米线路处于地质灾害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宁市著名景点道教土楼观北禅寺位于北山危岩体上,寺内有北魏时期的石窟、壁画以及古建筑,由于斜坡不断发生危岩坍塌,有的壁画已随坍塌体崩落。

 

为此,西宁市近年来重点加强了科技防范的应用水平,大通、湟中、湟源三县在全面完成县地质灾害详查工作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多次的排查工作,三县内20处重点滑坡隐患点安置了滑坡监测仪,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观测,为做好提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水平起到积极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该市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从2008年起已筹资5亿元,分期开展了北山地质灾害综合整治搬迁避让及绿化工作。

 

从2009年至2014年,西宁市共争取到国土资源部国家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31487万元,实施了西宁市北山一颗印滑坡灾害治理工程、西宁市大寺沟东滑坡治理工程、西宁市付家寨滑坡治理工程、西宁市火烧沟治理工程等十余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对推进全市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改善人民群众安居环境起了。根据北山危岩体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市将继续完成综合整治共需资金20.1亿元。

 

为从根本上解决北山特大地质灾害隐患,西宁市拟继续实施以居民点搬迁、文物保护、土地整理复垦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北山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作。从2006年开始,该市分期对北山危岩体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开展搬迁避让和综合整治工作,但由于财力有限,目前尚需治理资金20亿元。对此,该市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继续予以资金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