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 紧急行动
江苏地矿局全力防治汛期地灾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殷巨宝 赵倩倩
发布时间:2015-07-14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江苏省地矿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地灾防治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做好全省地灾应急排查和抢险治理工作。
一是成立地灾应急排查与救灾工作组。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履行职责,紧急行动,细化责任,明确分工,把应急防灾工作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好地质灾害应急治理的人员、技术和装备安排。二是各单位领导干部安排24小时应急值班,确保能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到达地灾抢险现场。三是主动做好地灾应急排查和治理工作。面对当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局属各单位主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在南京,江苏地矿局地质一队、地质环境院、勘查技术院、岩土公司等单位,以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发现了多个地灾隐患点,并及时对南京浦口区、江宁区、栖霞区溧水多个突发滑坡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应急处置。6月28日,南京燕子矶太平村75-4号地段山体发生大面积滑坡,滑坡面积约1000平方米,严重危及滑坡体下部化工新村44号楼及住户的安全。岩土公司立即组织专家和施工人员赶赴现场,会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开展抢险工作,拆除滑坡体顶部险房、疏散周边40多户、120余名居民;采取卸载、压脚、覆盖防雨布等应急措施,使滑坡趋以稳定、险情得以减缓。目前,该公司正采取开挖放坡、微型抗拔桩和锚杆支护等施工工艺,对该滑坡山体抓紧进行治理。
在镇江,地质三队启动地质灾害抢险应急预案,精心组织队伍,积极主动赶赴多个地灾现场排查险情,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40余处,参与滑坡抢险120余人次,出动应急机械设备20余台,调拨应急救灾物质20余万元,避免财产损失约2亿元,确保了2000多名镇江居民的生命安全。目前,镇江市区百盛花园、跑马山地区、句容下蜀镇境内句蜀路和下蜀茶场等多处出现的重大滑坡险情均已得到明显控制,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进行现场滑坡监测、应急勘查,并制定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尽最大努力消除隐患。镇江市长朱晓明在上述地灾抢险现场督查时,对地质三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常州,地质二队组织专家对常州市新北区、金坛市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共发现了地质灾害点4处,及时分析了灾害成因并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路障,按要求对灾害点进行及时治理,清除了地质灾害隐患,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苏州,苏州市常熟大义小山废弃采石宕口周边面临发生大面积滑坡威胁,地质环境院有关专家第一时间赶赴地灾抢险现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指导应急消险及下步防范措施。
在南通,地质环境院先后在狼山、剑山、黄马山等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预测地质灾害趋势,并形成报告形式提交相关部门,作为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的基础资料。6月30日,南通市狼山大圣殿附近发生小型滑坡,地质环境院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查看评估滑坡塌方情况,协调安排处理及防范措施。
在徐州,7月3日,沛县大屯镇石大屯村一处约1400平方米的稻田发生地面塌陷,地质五队迅速启动了汛期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应急预案,通过电子通信渠道了解现场险情,分析大致原因,同时组织专家小组奔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灾害成因,对应急消险及下步防范措施提出了指导意见,并着手编制应急调查报告,为当地政府部门地灾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等地,虽然汛期地灾防治形势相对稳定,但江苏省地矿局各有关单位都成立了应急排查与救灾工作组,主动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并与当地政府进行对接,做到防患于未然,较好地发挥了支撑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