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智慧城市,从云端到现实

——以数字广州地理空间建设为例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祝桂峰 高伯齐 吴礼旺 发布时间:2015-06-01
  “只要打开数字广州地图公众服务网站,吃的、用的、看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日前,记者走进广东省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说,在广州足不出户,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住房保障、城市交通、人居环境,便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20余局有80个专题图层

  “‘十二五’规划打开了一扇窗。”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已完成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借助地理空间框架试点城市的契机,通过数字广州和地理信息建设,为广州的智慧城市建设提速,目前多项应用已成功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住房保障等方面开展。

  2009年,广州市被列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第一批推广计划;2010年,调整为试点城市;2011年,国家测绘地理局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合作协议书》;2011年4月,基本搭建完成数字广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13年初,广州市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三个智慧城市时空云平台建设试点城市;2014年,智慧广州时空云平台项目实现应用成果。

  目前,平台上已经集成共享了大量多比例尺、多年份、多类型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成了广州市属20多个委办局80多个专题图层,覆盖公安、教育、卫生、交通、旅游、环境、文化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了广州市房地数据中心和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

  创建立体监管新模式

  从警方接警,到人质被解救,再到嫌疑人被抓获,仅用了3个小时……这是广州市公安局不久前发生的真实一幕。该局负责人介绍,此次抢劫、绑架案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侦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简称PGIS)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PGIS平台在广州市公安局使用人次共约500万次。该局PGIS平台集成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业务部门数据的整合共享,并以可视化的方式为指挥调度和决策提供支撑。

  在演示的电脑屏幕上,人员活动的轨迹尽在掌握,通过民航、火车旅客数据在地图上展示人员在全国范围的活动轨迹,综合分析旅馆住宿、网吧上网、验证通验证等信息,还可以呈现人员在广州活动的轨迹。用鼠标划定区域,其中所有巡逻车的具体位置、所属单位和一段时间内的轨迹,都能快速直观地在电子地图上呈现出来……

  据介绍,广州数字绿化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市11个区的1个信息共享平台、1个专题数据中心、19个业务子系统,涵盖了森林资源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公园景区管理、营造林管理、林政管理、生态公益林管理、林业园林应急指挥、林业有害生物管理、行政执法、廉政防控等核心业务,实现了森林资源、园林绿化、生态保护各类业务的统一数据资源中心和统一平台办理。

  六大专题服务市民

  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已应用于城建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市情综合展示决策系统、公共安全专题、城市环境、城市旅游、城市交通专题等,为羊城政府部门和民众提供更多便利和精准的服务。

  如房地产专题:涵盖了住房保障、房屋租赁价等数据,市民可以通过这个专题方便的获取住房保障的相关信息,也可以查询不同地区的房屋租赁价格,综合比较,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数字广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测绘管理办法》、《广州市测绘成果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成立了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专门承担数字广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测绘地理信息的在线共享利用,保障了测绘地理信息利用。

  “智慧城市建设已被提上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城市的智能化是数字城市功能的延伸、拓展和升华。在当今信息时代,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对实时感知数据进行处理,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建设提供智能化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广州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