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大地质”意识延伸地质服务链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甲丁
发布时间:2015-05-18
随着国民经济和地方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突出,社会需求日益广泛。地质工作如何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是地质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从传统地质向“大地质”转变,地质工作正越来越主动地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由单一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扩展到矿山复绿、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治理、生态地质、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保护等,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建设等多方面提供服务,更好地发挥了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今,捷报一个个地传来。
农业领域,江西地矿局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出4个特种土壤资源带、52处特种土壤资源区,查清锗、硒、碘、锌和锰等5种元素特种土壤资源的空间组合分布规律,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区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也结合宜宾市兴文县实际,找准富硒资源与兴文特色优势产业的结合点,重点建设两万亩富硒水稻基地,打造富硒水稻、富硒猕猴桃、富硒竹笋、高山富硒蔬菜等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清洁能源领域,福建省地矿局地热调查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助力当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香饽饽”。
城市地质领域,江苏地环院查明的供水远景区水文地质条件和重大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围绕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围垦和港口布局及岸线稳定性等问题建立的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都将为江苏沿海经济区国土规划、重点工程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大地质”意识,发挥地质技术优势,拓宽地质工作领域、延伸地质服务链,地质工作才能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有为有位,地勘单位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