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质技术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陈愚奇 李永伟 顾晓婧
发布时间:2015-05-18
近年来,全国各地勘单位强化“大地质”观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切入点,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地质技术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相继取得多项突破。
农业领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种土壤分布查清
划分出4个特种土壤资源带、52处特种土壤资源区
本报讯(特约记者陈愚奇)近日,江西地矿局查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种土壤资源分布,查清了锗、硒、碘、锌和锰等5种元素特种土壤资源的空间组合分布规律,划分出4个特种土壤资源带、52处特种土壤资源区,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区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区划——特种土壤资源分布研究》项目于2011年5月启动,2015年结题。项目由江西省地矿局地调院(省现代农业地质研究所)承担,以直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目标,工作区面积4.2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1/4,涉及31个市县(区)。
最新研究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种土壤资源丰富,具多样性特征。通过对45处适宜开发区资源开发利用潜在前景科学分析,评定出特种土壤区环境质量优、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条件优、可作为资源开发首选的A类级别区3处;特种土壤环境质量优良、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条件良好、可作为资源开发备选的B类级别区28处;特种土壤环境质量良、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一般、资源开发还需做进一步可行性论证的C类级别区14处。
研究区圈定出富硒土壤面积436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丰城、高安、樟树、进贤、乐平、余干及鄱阳等县市;富锌土壤面积903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鄱阳、余干、贵溪、乐平、九江、彭泽、永修、新建、东乡及万年等市县;富锰土壤面积463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彭泽、鄱阳、九江、永修及星子等县市;富锗土壤面积2056平方公里,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万年,其次是高安和乐平;富碘土壤分布4888平方公里,较集中分布于南昌至万年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富碘土壤资源在空间上与富硒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
最新研究还发现,一批富硒富锗花生、富碘富硒稻米、优质富锰茶叶和富硒富锗稻米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可开发利用特种土壤资源,为该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四川省地调院技术支撑地方农业发展
宜宾兴文县拟建两万亩富硒水稻基地
本报讯(通讯员邹颖记者罗会江)为进一步探索宜宾市兴文县富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日前,四川省地质调查院院长赵春率队赴宜宾市兴文县考察交流,就进一步推进院县合作,帮助兴文建设2万亩富硒水稻基地达成协议。
双方针对如何开发利用兴文县富硒资源进行了探讨:一是制定出科学系统的规划。二是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制定兴文县富硒产品技术标准。三是抓特色,结合兴文县实际,找准富硒资源与兴文特色优势产业的结合点,重点打造富硒水稻、富硒猕猴桃、富硒竹笋、高山富硒蔬菜等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四是抓品牌,利用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品牌优势,统揽农产品相关品牌,大力发展农旅互动,推动富硒资源开发。并针对现阶段的工作,由四川省地调院对共乐镇、五星镇、大坝两个槽坝现代农业重点区、仙峰方竹种植规划区进行富硒资源调查评价。
兴文县委副书记万真华表示,兴文县将在2015年结合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在僰王山镇、共乐镇、大坝苗族乡、大河苗族乡坝区13个村建设富硒水稻基地2万亩,并期望得到地调院的技术支持。赵春表示,地调院将紧密联系地方实际,把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提出了兴文县富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地调院与县政府进一步合作的建议。
清洁能源
福建省地矿局:地热调查助力发展低碳经济
本报讯(记者张瑞利)近日,福建省地矿局编制的《福建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正式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个规划中,不仅展示了福建省是地热资源大省“家底”和开发利用前景,更集中体现了福建省地矿局数十年来调查地热资源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福建是地热资源大省,但到底有多少地热资源没有确切数据。福建省地矿局从2011年以来实施了新一轮全省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对200米深部以内地下热水资源进行了摸底。该局所属地勘单位不仅在厦门园博园施工出一口全国综合排名第八的大口径地热深井,在福州、漳州等地施工了一批大口径地热深井,还找到一批新的地热点。其中,在福州的乌龙江淮安段发现了水下温泉,在南区的螺洲钻探出优质高温地热井;在厦门的大嶝岛与小嶝岛之间的潮间带上发现了福建省第一个海域温泉;在南平的邵武、武夷山一带新发现了一批地热点;在宁德发现了蕉城飞鸾地热点,改变了蕉城无地热的现状;在漳州实施了东山岛地热资源调查;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了地热资源调查,并实施了继福州之后的第二个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项目。这些调查成果,成为助力当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香饽饽”,不少成果已产生了可观的效益。
福建省地矿局还瞄准干热岩新能源,积极协助中国地质科学院在福建推进干热岩勘查工作。2014年由该局推荐的漳州、德化南埕两个干热岩试点勘查优选区,在首轮角逐中成功入选我国东南沿海干热岩勘查八大示范靶区,其中,漳州干热岩勘查区已被选为今年首批干热岩试点勘查区。
城市地质
江苏沿海地区重点城市地下水调查完成
本报讯4月11~12日,由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承担的江苏沿海地区地下水系统结构调查与形成演化研究、射阳县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建设工程、等四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江苏沿海地区地下水系统结构调查与形成演化研究》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选择重点城市和重大工程区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项目。项目重点查明了供水远景区水文地质条件和重大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围绕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围垦和港口布局及岸线稳定性等问题建立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为江苏沿海经济区国土规划、重点工程规划设计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射阳县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建设工程》项目,是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基金项目的任务之一,地环院承担钻探施工及标体建设工作,累计工作量达2360米,其中基岩标钻探深度达856米,为江苏沿海第一深标,可系统获取该地区的地面沉降数据,对射阳县地面沉降防治、地下水科学开采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可以作为水准测量的基准参考点,对支撑规划、测绘、市政建设、交通水利及国土资源等部门的业务管理工作均有重大意义。
江苏15万启东县、江厦村幅环境地质调查以及15万大丰县、伍佑镇幅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勘基金项目任务之一,地环院承担野外钻探施工,包括4口水文观测井、2个工程取芯孔。项目完成钻探累计进尺达2858.61米,成井累计深度达2089.5米,查明了第四系地层结构、厚度及空间变化特征、建立地层层序、划分岩性地层;查明了含水层发育特征,获取水文地质参数,对支撑规划、测绘、市政建设、交通水利及国土资源等部门的业务管理工作均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