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低调朴实的地质痴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田望学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晏丽 发布时间:2015-04-29
  初见田望学,第一印象是朴实,他全身上下自然流淌着一种朴实的气质,而越是与他接触,越是感受到这种朴实的魅力。

  他是低调含蓄的技术男

  与田望学交流不久就能发现,这是个纯靠踏实工作来体现自身价值的技术男,不善言谈,不苟言笑。1991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毕业后,田望学一直在野外地质一线工作了14个春秋,才回到了武汉驻地。除了工作,田望学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生活爱好,现阶段他唯一的业余兴趣也就是偶尔陪伴刚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打打羽毛球,聊聊天。从儿子出生到上学,他实在没花多少时间和精力用在儿子身上,只能有空的时候略加弥补。

  不看简历,你真的很难把这样一个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与那么多的荣誉联系在一起,但是荣誉来自于长期保持的刻苦钻研、勤奋踏实的工作状态。平日里,田望学眼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从大学毕业后,他便长期呆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一线,2005年11月,在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地质勘探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大赛中,他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探工程技术能手”称号。

  要说田望学有什么特别之处?还真是很难概括,用时下最流行的话语也许就是:没有特点就是他最大的特点。而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则是:我的最大特点是不怕吃亏,这或许也正是他能取得累累硕果最重要的一点。

  他是个醉心于地质专业地质痴

  田望学的理想很简单:能一直待在一线做项目,只有在一线做项目的时候,他才能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20多年来,田望学的大半工作生涯都是在野外度过的,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官样,看不到一点浮华,只能看到与大山一样的厚重与质朴。

  可是一说起专业,田望学立马像充了电一样,眼睛都亮了。田望学在自己工作的单位里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利用微机系统开展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第一个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填图试点,第一个承担城市综合区调和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第一个开展三维填图试点工作等等。

  问他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他回忆起1991年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当时三峡工程即将动工,一到单位就被安排到艰苦的三峡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连续三年,年年都到三峡库区,与老地质工作者一起,他时常听到老同志们说:“不赶在水库建成蓄水前完成地质填图,以后就无法再填了,对水库的建设、维护及移民安置将是莫大的损失。”这让田望学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地质事业对祖国建设与发展的巨大作用。当时恰逢地质工作困难时期,有些人选择了转行,而他却始终坚持着心中对地质工作的信念,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当一名地质人。如今三峡库区1:5万地质填图都已经完成,对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011年5~6月间,有一个1:5万神农架地区马桥5幅区调项目在开展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主动请缨奔赴项目驻地,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要带着项目组去野外,渴了喝山泉,饿了吃馒头,当时每天累得都爬不起来,也咬牙坚持着,最后不仅解决了存在的技术问题,而且完成了以往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

  地质调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想要做好工作,光靠工作热情和埋头苦干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科学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带动工作攀上新的台阶。如今的田望学,已经一头扎进第四系成因的深层次分析和探索中,正忙于着手开展武汉市城市调查环境地质调查专项和长江中武汉城市群深部地质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