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10年,300亿吨!甘肃煤田地质局在陇东煤田勘探史上书写了光彩的一页。

陇东乌金传奇

——甘肃煤田地质局十年陇东煤田会战纪实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秦锦丽 张忠儒 发布时间:2015-04-09

 
希望的田野


 
路在脚下


 
陇东巨厚黄土塬地震勘探项目施工

 

陇东煤炭资源勘查现场


  历史的呼唤:

  打造陇东能源基地

  甘肃是煤炭资源大省,资源预测储量为1656亿吨,在全国煤炭资源量超过千亿吨的省区中列第六位。

  然而,长期以来,甘肃省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基本处于弱平衡状态。缺煤短电,已成为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如何解决越来越突出的煤炭供需矛盾?

  2005年,省委省政府积极研究对策,在党中央、国务院相继作出“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煤炭骨干企业”、“促进煤炭工业提高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背景下,决定以陇东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的突破口和主战场,建立新的能源基地。

  陇东地区,地处我国聚宝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区域内煤、气、油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尤为丰富,煤质优良,分布集中,预测煤炭资源量1591亿吨,占甘肃省预测煤炭资源量的96%。显然,如果能够打好陇东煤炭资源勘探开发这场硬仗,意味着甘肃将踏上由能源短缺省份向能源大省转变的光明旅程。

  “开发庆阳煤炭资源,打造陇东能源基地”,成为时代的呼唤,也成为历史交给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使命。

  甘肃本土就有一支专业的找煤队伍——甘肃煤田地质局。

  1953年成立以来,他们的足迹踏遍了陇原大地,不仅初步完成了全省范围内的煤炭资源调查,还先后进行了三次全省大规模的煤田预测;近年来,又完成了全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掌握了全省煤炭资源的分布、储存、埋藏等第一手资料。经过上世纪多次勘查大会战的磨砺,他们在全国煤田地质行业也是赫赫有名。

  正因为如此,2005年陇东煤田勘查启动后,省委省政府毫不犹豫地将这一重任交给他们:“尽快建立规范的煤炭资源勘查秩序,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力度,为建设陇东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切实解决河西缺煤地区用煤提供资源保障。”

  找煤专业“部队”:

  全力投身陇东会战

  面对历史的机遇,甘肃煤田地质局当然全力以赴。一场由局下属甘肃煤炭资源勘查院牵头、抽调各勘探队(院)的技术精兵组成的精锐部队迅速集结,几千名甘肃煤田地质人从天水、兰州、白银、张掖开赴陇东。

  陇东会战,非同寻常。按省政府要求,每年要提交额定的资源量,特别是甘肃省3年找矿突破行动期间,要求每年提交50亿吨煤炭资源量。

  50亿吨,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甘肃老牌煤炭企业华亭煤业集团探明资源量的两倍。从深厚的黄土底下一年就找出“两个华亭”,可能吗?

  甘肃省煤田地质局真就做到了。时间紧怎么办?他们倒计时安排工期,抽调全局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集中优势兵力开展集中会战,将普查详查合理交叉,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效率。他们还打破地质队冬季收工整训的常规,开展冬季大会战,参战人员最多时达7000多人。

  技术装备落后怎么办?他们创新工艺手段,优化技术装备,强化设施保障。在采用绳索取芯等先进技术工艺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投入1亿元资金购置了国内最先进的、法国产428型数字地震系统,淘汰了以往普通的千米钻机,装备能够适应陇东黄土塬1000米以上深钻孔的新型液压岩芯钻机和绳索取芯钻具,新配置国内最先进的数字测井仪以及先进的计算机工作站等精良设备仪器,使钻机钻深能力由过去不足800米提升到1500米以上,所施工冻结孔孔深创造了亚洲之最。

  甘肃煤田地质局副总工程师、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副院长兼总工王德祖回想起全省实施3年找矿突破行动以来的这段日子,仍然激情澎湃:“我们勘查院承担项目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工期越来越紧,有时开动钻机多达260多台,人员规模超过7000人!”

  “白加黑”,“5+2”,火热的施工场面,激荡人心。王德祖描绘说,一台钻机,从塔座到塔尖,安有几十只灯泡,一到夜晚,几百台钻机的几千只灯泡闪闪烁烁,点燃希望,把古老的黄土高原辉映成一座灯火通明的繁华都市。

  可以想见,塬畔梁峁间,此起彼伏的隆隆机声,唤醒信念,轰鸣成一曲奋进之歌。

  破解技术难题:

  地质人挥洒智慧与信念

  王德祖说:“最苦的是我们的钻工,尤其那些个站在钻塔中部约十三四米高的操作平台值班的人员,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雪肆虐,都得在高空一站两个多小时拆卸钻杆。最冷时,手一挨钻杆,就被揭掉一层皮。尽管如此,10年间,无数个白天黑夜,无数次风雨雷电中,没有一个地质人擅离职守、临阵脱逃。”

  王德祖清楚地记着,2012年12月下旬,由于灵台县独店乡煤炭详查报告提交日期提前,勘查院只好调集全院二三十人投入报告编写中。那几日,甘肃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大楼的那几扇窗夜夜灯火通明。最终,他们按要求在5天内完成了十几幅图表、16万文字、120多页、近17亿吨资源量的报告书。当总工办的同志将报告书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后,勘查院水工环所所长、独店项目负责人张子祥“咚”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陇东大会战,既是力量的汇合,也是智慧的聚集。

  独店项目是张子祥承担的最大项目,他说,他们多年在陇东找煤,独店勘查区的煤层沉积最为复杂,多达14层,可采的7层。内行人清楚,煤层层数增加,意味着对比难度增大、工作量加大。煤层对比是最让人头疼的活儿。独店勘查区内施工了101个钻孔,每孔14层,就得把1000多层的煤分层进行详细对比,进行煤层编号。决不能让煤层的对比关系影响勘查工程布置和勘查进度!为此,勘查院及时设立专项科研课题组,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攻关研究,从地震剖面、测井曲线、煤层煤质、古生物化石、标志层特征、岩性岩相组合、层序地层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规律,终于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各煤层的对比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勘查工程布置和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

  把地震技术引用到黄土塬区,这是陇东煤田勘查中的一个创举。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与兄弟单位普查队联手,把地震勘探中的斜、弯、直线地震波技术都在陇东应用和实践过,大大助推了陇东煤田的勘探。

  需要重写一笔的是,勘查院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及时攻克了在巨厚黄土塬区进行地震勘探施工等技术难题,为陇东地区实现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陇东巨厚黄土塬地震勘探研究取得国内领先水平。

  业界周知,地震勘探在查找深部石油及煤炭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但问题是,陇东地区是世界黄土覆盖最厚区,因黄土孔隙大,地震波散射厉害,反射到地面的效果并不好。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勘查院联手兄弟单位综合普查队等,沿沟谷、山坡和塬面等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激发、接收方法和参数,频繁试验,连续攻克技术难关,基本掌握了陇东地区地震勘查的技术难点和施工要领,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为快速探明陇东地区煤炭资源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宁县新庄勘探施工中,第一个在马莲河边上施工的钻孔涌水量大,测井探管被水冲浮,无法下到钻孔内。这种情况,在陇东会战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大家反复试验无果。怎么办?报废了,经济损失巨大,无法完成勘探任务,直接影响报告质量。不报废,又怎么尽快解决问题。之后,项目的野外负责人董宗兵让施工人员拉来一架绞车,把重达120公斤的三根钻铤和探管连接在一起进行配重试验,终于压出了汹猛的涌水,完成了测井。受这个事情的启发,后来全局在涌水钻孔测井中,都专门配置四根标准化的铅棒,作为根治涌水孔测井问题的“杀手锏”。

  类似这样的一个个技术难题涵盖了从野外生产技术、地质研究到室内分析测试、提交报告的方方面面,但最终都被他们一一破解,从而保证了大会战的快速突破。

  开启陇东“煤窝窝”:

  十年探明资源量300亿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05年以来,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牵头,共在陇东地区开展了两轮勘查大会战,开展的煤炭资源勘查区块26个,新探明煤炭资源量300亿吨,涉及庆阳市正宁县、宁县、合水县、西峰区、环县,平凉市灵台县、泾川县、崇信县等县区。

  10年探明资源量300亿吨,是甘肃煤田地质局建局50年来探明资源量的3.4倍,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是前50年的2.3倍。特别是全省地质找矿3年突破行动启动以来的2012年~2014年,地质工作发力精准,勘查集中,成果最为显著。有人统计,仅2012年煤田局就在陇东地区同时布设了260多台钻机,一年完成钻探工程量100多万米,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10年完成的工程量。

  陇东煤田地质勘查,不仅关乎甘肃煤田地质人的命运,更牵系着陇东革命老区乃至甘肃省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为此,平凉市提出了“打一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的淮海战役”,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勘查工作,不断创造条件,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

  甘肃煤田地质人认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社会的鼓舞和加油,就是对地质人工作的最好认可和最大激励。

  如今,陇东这个“煤窝窝”,真正成了甘肃能源战略的制高点。截至目前,在陇东地区5000多平方千米的勘查区内,已完成勘探工作达到建井程度的区块11个,煤炭资源量118.59亿吨;完成详查工作的区块5个,煤炭资源量116.16亿吨;即将完成详查的区块2个,煤炭资源量约73亿吨;庆城县高楼—合水县板桥、合水县瓦岗川及宁县平子—米桥、崇信县周寨南部等8个勘查区煤炭普查工作正在开展。

  10年漫漫勘探路,3年找矿大行动,让甘肃的煤炭资源紧缺状况彻底转变——探明煤炭资源量跃居全国第六位。目前,仅陇东地区总探明煤炭资源量就增加到了360亿吨,完全满足了陇东建设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的要求。而在这片面积3.8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上,除了正在生产且只有年产2400万吨的华亭矿区,还有正宁核桃峪煤矿、宁县新庄煤矿、环县甜水堡煤矿、灵台县邵寨煤矿等一大批新的现代化煤矿正在建设。无数深埋地下的“黑色金子”,正等待着破土而出、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