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泉水叮咚

——记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科普活动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程秀娟 发布时间:2015-04-07
  3月28日,初春的北京,沙尘暴阻挡不住人们求知的热情。早上9点多,离预定的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北京“鸟巢”附近的中国科技馆2楼多功能厅内,近300名家长和孩子就早早来到了“中科馆大讲堂”的现场。这一期课堂,主办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泉水叮咚”。

  在这里,来自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的两位专家将向大家讲述“水”的故事。他们分别是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原秘书长钱玉好,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郑克棪。两人今年都已入古稀之年。

  人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大同小异。“因为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孩子多接触了解。”一位妈妈热情地告诉记者,身旁她六岁大的女儿正拿着水杯喝水。

  在简短的预热抢答互动之后,一场长幼间知识薪火传递的科普课堂拉开序幕。

  “水有几态?”“固态、液态、气态。”钱老先生的话音未落,观众席里的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抢先答道。

  “妈妈,水的结构和特性是什么?”后排,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问到。显然,孩子虽然认识PPT上的字,但还没明白它们的意思。“听听爷爷讲。”答不上来的妈妈将希望寄托在讲台前的钱玉好老先生身上。

  “爷爷说氢气燃烧后可以生成水。你认为呢?”“我现在也这样认为。”“那你以前呢?”好奇的孩子一直追问。讲堂上,这样的追问不时发生。也许,一颗探索、求问的种子就这样在这个孩子的身上种下。也许,这就是一名未来科学家的启蒙之点呢。

  “人的生命三要素是什么?”“水,空气,阳光。”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爷爷讲课,不时回答着提问,有的孩子还不时记下笔记。家长们一边看着身边的小孩子,一边听专家讲解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有的家长不时拍下专家的PPT,有的抢答起专家的提问来。

  “植物能不能排出二氧化碳?”

  “能。”回答的声音在会场此起彼伏。大人们的声音居多,间或夹杂着孩子们犹豫间跟上的声音。

  “在什么情况下排呢?”这个把大家问住了的问题,随后得到了解答。

  这样的互动在现场不时出现,让人恍然间像回到了学校,身边坐着的都是那求知若渴的同学们,尽管年龄不一。

  当钱老先生介绍完水的基本知识之后,郑克棪老先生科普了更为专业的知识——地热。

  “地热对人类的作用”、“泡温泉的利弊”、“地热对减少雾霾的作用”等等一系列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这场课堂上一一得到解答。喝白开水、纯净水还是直饮水好?家里需不需要装净水器?水库会不会破坏环境?地热水会不会用完?听众们不时追问着这样的问题。

  原定一个半小时的课堂时间,在大家的互动下,延长了半个多小时。当主持人不得不宣布这次课堂结束后,几名大听众围在两位专家身边继续探讨话题。

  采访中得知,为了准备好这次讲座,两位老人家自己提前做好PPT,用大众关心的视角讲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用郑克棪老先生的话说,“这样的公益活动很有意义的。”

  “我跟两位专家一说,他们都非常愿意。这么多年来,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希望能继续发光发热,为大家做点事情。”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秘书长包永东非常感谢老专家的配合,敬佩他们的奉献精神。“从科普工作的角度讲,这项工作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还是有资源浪费的现象,国土资源工作要强化事后监管,但都不如事前就让人们养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现在老科协有300多名会员,他们很多人都表现出了意愿,愿意以自身力量继续为大家做点事情。”

  走出中国科技馆,在风的助力下,沙尘暴正渐渐散去,天际的蓝天绰约可见。科普工作何尝不像这拨沙现日的风呢?